ID: 21212345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34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 cover
《石壕吏》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古诗文的目标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 自己的欣赏品味。”基于以上要求,对于《石壕吏》这首浅显易懂的叙事诗,我 把疏通课文的大意放到课前,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去自主学习,小组交 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释疑。在文本 的教学中,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反复诵读诗歌和通过品味语言体会老妇的苦上,将 教学难点放在体会诗人矛盾复杂的思想情感上。透过《石壕吏》我们看到了一个 苦难的时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闷的灵魂。再次感受到这个忧国忧民的伟 大诗人的“诗圣”之心。 教材分析 《石壕吏》出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课,《唐诗三首》中 的第一首,是一篇教读课文。单元学习提示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 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还要学习古人论 事说理的技巧,体会它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杜甫在我 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吏”“三别”是其代表作,而这六首诗中 入选中小学课本的只有《石壕吏》,足以说明《石壕吏》的艺术成就和其思想意 义之高。《石壕吏》语言凝炼、质朴,内容比较集中,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 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 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 请求服役的经过。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全篇以老 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对偶句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生动。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古文学习,对一般古诗文内容含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能力,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文本疏通、翻译学习难度不大;以前学过杜 甫的《春望》和《望岳》,对作者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但对杜甫的现实主义和沉郁顿挫的文风认识尚浅;对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理解感 受不深;忧国:这是一次追求安定的正义之战,诗人作为唐朝官吏,忠君爱国, 支持朝廷平叛,希望取胜。优民:另一面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是他难以接受的, 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官吏残暴愤恨。所以杜甫的内心是矛盾而复杂的。这点 必须尽量创设情景,补充资料,让学生融入进去并联系杜甫其他诗歌来体会。所 以本节课我会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去理解、感悟课文。 教学目标: (一)诵读诗,理诗意。 (二)品读诗,悟诗情。 重点难点: 体味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看这个画像,这是哪位诗人 生:杜甫。 师:哪位同学介绍一下杜甫 生:唐,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诗史、“诗圣”。 师:那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大家看”圣”字的甲骨文象形又会意,人 上面部分像人的大耳朵,耳大的人聪明,富有智慧,比如菩萨,下面像口.耳朵 听到的东西用口很清楚地表达。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诗艺精湛,人格高尚被称为诗圣”。“圣”就是为所有受 苦或者底层的讲出他们的不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诗《石壕吏》一起去 感受这位伟大诗人的“诗圣”之心。. 二、学习目标 (一)诵读诗,理诗意。 (二)品读诗,悟诗情。 三、诵读诗文 1.检查预习成果指名学生读准红色的字,师生评价,老师讲述形近字:戌、 戍、戊多音字:咽 2、教师范读(配乐),注意听准字音、节奏、情感。 3、指名读,师生评价 四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用自己话说说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提示: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