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作者简介 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 768—824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 朝奏 九重天,夕贬 潮州 路八千。 欲为 圣明 除弊事,肯将 衰朽 惜残年! 云横 秦岭 家何在?雪拥 蓝关 马不前。 知汝 远来 应有意,好收 吾骨 瘴江边。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 / / / / / / / / / / / / / / / chónɡ hénɡ yīnɡ wú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注释 朝奏:早晨上奏。 九重天:指皇帝。 除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肯:岂肯,哪能。 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 早晨把一篇谏书上奏给皇帝, 晚上就被贬到遥远的潮州。 本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释 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 瘴江边:指岭南。 正好在岭南收殓我的尸骨。 云雾遮住秦岭,我的家在何处? 大雪拥塞蓝关,马也不肯前行。 知道你远道而来应有所打算,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标题解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左迁即为降职贬谪。 侄孙韩湘 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 材料链接: 唐代佛教的传播盛极一时,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7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是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韩愈上书劝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追问:韩愈因何被贬呢?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被贬之地遥远偏僻 获罪速度之快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韩愈有没有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而后悔呢?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的愤慨,刚直不阿。 哪能 诗人在年老又遭贬谪的逆境中,仍然不忘为国家效力,甘愿奉献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3.颈联是千古名句,写了什么样的景?有何作用?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一语双关,明写天气恶劣,大雪封路,暗指诗人前途渺茫。 流露出英雄失路的悲哀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韩愈写这首诗想要向侄孙交代什么呢?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抱着必死决心,言语悲酸却不减壮志 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叙写自己进谏遭贬一事,抒发了诗人满腔的幽怨和悲痛之情,表现了他甘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决心和勇气。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两句,直接表明诗人心志:尽管自己已是衰朽残年,仍要为国家除去弊事。 (2)本诗中即景抒情,道尽英雄失路之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示获罪之快,人生变化无常的诗句是: _____,_____。 真题演练 欲为圣明除弊事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商山早行 温庭筠 作者简介 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 其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 词多写闺情,风格秾艳,是“花间派”代表词人。 代表作有《梦江南》《望江南》等。 温庭筠801—866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 动 征铎,客行 悲 故乡。 鸡声 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 槲叶 落 山路,枳花 明 驿墙。 因思 杜陵梦,凫雁 满回塘。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