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八角楼上》教学设计 主题 《八角楼上》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运用扩词、形声字规律等识字方法,认识“楼”“争”“代”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夜”字。 2.运用借助图片等方式理解“八角楼”“夜幕降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4.借助插图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评价任务】 1.正确认读本课“楼、争、代”10个生字,会写“楼、年、夜”字。(目标1) 2.借助图片等方式理解“八角楼”“夜幕降临”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目标2、4)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目标3) 【学习内容】 《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课文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毛主席的住所,“每当……就……”一句暗示了毛主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而且天天如此。第2自然段讲述毛主席在灯下专心写作。课文配有插图,图中毛主席身穿单衣,坐在竹椅上写文章,背上披着的薄毯已经滑落,他却毫无察觉。教学时要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本课的生字,同时借助图片理解“夜幕降临”等词语,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有鲜明的主题教育意义,但讲述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需要注意:对于主题教育意义的把握,不能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要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适当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但要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利用前后学习内容的关联,帮助学生了解主人公,借助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指向目标1)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猜测图片上的人物 齐读课题 4.观察八角楼图片 (1)学生给“楼”扩词 根据楼的制作材料扩词 (2)识记“楼”字 (3)指导书写“楼”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依次出示年轻时的毛主席,井冈山时期的毛主席,开国大典时的毛主席的照片 师:猜一猜,这是谁?(毛主席)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毛主席在井冈山的革命故事,齐读课题:《八角楼上》(板书) 八角楼是毛主席在井冈山茅坪村住过的小楼,因为楼上有个八角形的天窗,所以叫八角楼。(配八角楼图)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八角楼上) 识记、书写“楼”字 (1)扩词 我们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楼,你还知道什么楼? 预设:鹳雀楼 你说的是中国的四大名楼之一,除了鹳雀楼,还有哪些名楼:(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鹳雀楼 黄鹤(hè) 岳(yuè)阳楼 滕王阁 过渡:四大名楼都都主要是由木头搭建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木头做的叫———木楼(出示图片,提示读) 木楼 石楼 竹楼 多种方法识记“楼”:你还会用别的方法记住它吗?(形声字) 评价: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好孩子! (3)书写 过渡:在楼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翻到71页。 学生能根据图片猜测人物 能给结合生活所见,给“楼”组词 根据筑“楼”材料扩不同扩词 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楼”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图片引入,拉近学生与主人公的距离,缩短时代距离感;通过给生字扩词,让学生积累由本课要认的字扩展的新词,同时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环节二: 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指向目标1、2) 1.学生根据自读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