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程标准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标解读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1.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2.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明白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合思维 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分析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区域认知 能够分析特定区域典型地表形态对该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评估人类对特定区域典型地表形态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地理实践力 能够独立设计科学的地形地貌的科学考察方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人地关系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 人地协调观 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核心素养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探究-河南郭亮村挂壁公路 河南辉县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000米的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 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300米的挂壁公路郭亮洞,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如今,郭亮村已成为知名旅游地,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和民风民俗,吸引着各地艺术家前来创作。 探究-河南郭亮村挂壁公路 1.挂壁公路开凿前,郭亮村是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当地村民的活动,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该地位于太行山深处,山高坡陡,险峻的地形限制了该村与外界的联系,也限制了该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探究-河南郭亮村挂壁公路 2.一条公路,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议一议,挂壁公路的开凿对郭亮村具有哪些重要意义?据此讨论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促进了该地与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拓宽了该地的旅游市场,促进其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ONTENTS (一)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阅读-半坡村落 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建于距今6800-6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建造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 阅读-半坡村落 该遗址表明,当时的村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陶区、墓葬区、防御壕沟等。在我国,类似的遗址还有许多。这些遗址大都坐落在河流阶地上,这说明先民在选择居住地时,已充分考虑到地形和水源对聚落的影响。 活动-聚落形成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1.读图 2-52、图 2-53,完成相关任务。 (1)图中哪一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一个是平原地区的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2)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 左图是山区聚落,右图是平原聚落。 山区聚落规模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多位于河谷地区; 平原聚落规模大,多呈团聚型、棋盘状。 北方平原地区 村落规模较大 多呈团聚型、棋盘式 聚居人口较多 南方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区 村落规模较小 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聚居人口较少 活动-丽江古城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在滇西北纳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