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27684

初中历史统编版:八下历史 第3课 土地改革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1-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24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历史,初中,统编,八下,3课,土地改革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土地改革 教科书 书 名: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开展概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开展概况;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注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数据等。训练学生使用对比、分析、归纳等学习历史的方法,将土地改革前后进行整理概括;实施探究式学习,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认识中国农民2000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其建立的新中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从而体会到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明决策,体会党的伟大。(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基本问题:建国初期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三件大事,以此引出土地改革这一主题。 一、半旧半新———土地改革背景 教师活动: 1. 多媒体出示建国时地主和农民所占农村人口比例与占有土地比例示意图、农民生活图片以及一则材料。 2. 出示材料: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3. 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视频和课本,与学生一起归纳土地改革的背景以及必要性。 学生活动: 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根据材料估计当时大多数人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根源在哪?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归纳土地改革的背景以及必要性。 二、破旧立新———土地改革历程 教师活动 出示材料讲解土地改革的目的和内容。 2. 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 分析为什么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土地改革过程中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策的原因。 播放1950年土地改革视频。将土地改革前后农民的生活状况形成对比。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简要说明土改的做法。 出示土地改革进程图,简介土改在全国总体推行情况。 展示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泽东的一封信(摘录)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课文后,找出土地改革的过程相关内容。 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 带着问题看视频,感受土改给农民带来的生活变化以及农民对土改的态度。 焕然一新———土地改革意义 教师活动 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简要说明土改带来的意义。 拓展延伸:通过表格比较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从剥削与被剥削到人人平等) 学生活动 带问题阅读教材,归纳出答案。 回顾旧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课堂小结: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历史夙愿是得到土地,这个愿望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但不管政策如何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土地改革的胜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广大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在党的领导下,现在中国农民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