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31532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019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 cover
课题: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1课时) 周次 星 期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唯”4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5个字,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作业设计 作业来源 是否分层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 课堂作业本 是 15 作业内容( 月 日) 1.听写课后词语表;2 .背诵,默写课文。3.背诵小古文。(选) 考点梳理 背诵古诗,理解诗意默写 板 书 设 计 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诸儿:竞走取之 善观察 王戎:唯戎不动 勤思考 导学流程(要求详案): 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 第一步:前置学习———感知1.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古代少年的故事,好吗?(观看视频《聪明的王戎》) 2.讲一讲:刚才同学们看得真认真呀!谁来讲一讲你刚才看到的故事?(指名复述故事)3.过渡:你的故事讲得真好!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第二、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感悟与领悟1.自由读,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试试能否读正确。2.检查几个字词的朗读:王戎 诸小儿 多子折枝 取之,信然3.读小古文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能读出节奏。一句话中该如何停顿呢?自由读,试一试。4.指名读,其余生认真听,说说停顿准确的地方。5.教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学生练读。6.齐读。三、精读课文,读明白,读出韵味1.简要说说王戎做了什么智慧之举。2.逐句朗读,理解。(1)师出示第一句,指名读。A.理解:尝(曾经) 诸(众多)B.感悟古文的简洁。(“诸位同学”,可以是“诸生”就解决了,那么“诸位老师”怎么说?) C.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_____。(学生尝试填空)D.练读,体会王戎和孩子们自由自在玩耍的快乐。(2)出示第二句。A.自由读,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B.这是一棵怎样的李树?学生尝试描述李树的样子,在描述中领会“多子折枝”的意思。C.理解“竞走”,诸小儿竞走取之时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读好这句话?(学生说,练读)D.王戎也跑过去了吗?理解“唯戎不动”。 E.王戎静静地站在那里看,小朋友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交流看法)(3)出示第三句。A.指名读。你若在场,会怎么问王戎呢?(先用现代文说,而后尝试用小古文的方式来表达)B.指名读王戎的回答,读出他判断的那份笃定:此必苦李! C.思考:王戎是随便猜的吗?请你说说他是如何推断的。D.评价一下你心目中的少年王戎。(4)出示第四句。A.小伙伴们开始信不信王戎的话?后来为什么又信了呢? B.你若在场,会怎样称赞王戎?(先用现代文说,而后尝试用小古文的方式来表达)鼓励多种表达。第四步 巩固提升———表达写作方法: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对比)(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古文语言很简洁,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文中往往会省略一些词语。请你看看下列句中都省略了什么。 (1)(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取之,信然。五、背一背1.自己试背短文。2.指名背短文。3.齐背短文。第五步 拓展延伸———运用你认为王戎聪明在哪里? (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体现学生学生活动和作业时间至少15分钟) 教学、作业反思 课题:26 西门豹治邺(第1课时) 周次 星 期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3.通读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