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33887

2.《鱼》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97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学设计
  • cover
《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鱼》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二课时。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鱼,体表大多覆盖着坚硬的鳞片,身体表面特征明显,很多家庭有观赏鱼,便于学生观察和探究。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探究内容与鱼有关;指导学生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鱼,找出鱼的共同特征;观察更多动物,判断它们是否属于鱼类,从而加深对鱼类特征的认识。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养几条小鱼,观察鳍对小鱼运动的影响,将探究拓展到课外。 本课整体思路同样是先观察一条鱼,找到它的特点,之后观察多种鱼,归纳出鱼类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分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由单个到多个,最后到一类,体现归纳的思想。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鱼有一定了解,同样也仅仅是见过,不知道鱼类有哪些共同特征。很多学生对鲸、海马等动物存在认识的误区,不能区分它们是否属于鱼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靠鳍运动。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实验,了解鱼鳍和鳃的作用。 2.能根据鱼类的共同特征判断某些动物是否属于鱼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鱼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 难 点】通过观察,总结鱼类的共同特征。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鱼、食用色素等 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PPT 1出示]课题:鱼 2.[PPT 2 出示] 纪录片《生命:鱼》。 教师用纪录片《生命:鱼》导入新课,学生认真观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视频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PPT 3出示]各种各样鱼的图片 教师出示鱼类的图片,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鱼上。 板书课题:2.鱼。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鱼有哪些共同特征。 [PPT 4出示]鲫鱼、草鱼和锦鲤的图片 教师出示鲫鱼、草鱼和锦鲤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PPT 5、6出示]了解更多种类的鱼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鱼的身体,总结鱼的共同外部特征,都是由头、躯干和尾组成。 [PPT 7出示]鱼身体各部分结构图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 师生交流:鱼鳍包括胸鳍、腹鳍、臀鳍、背鳍和尾鳍。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PPT 8出示]活动手册 学生交流、汇报后,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填写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PPT 9出示]鱼游动的视频 教师出示鱼游动的视频,学生观看,观察鱼游动时鱼鳍的变化。 学生汇报、其余同学补充。 [PPT 10出示]鱼鳍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学生小组观察鱼缸中鱼活动时鱼鳍的特点,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鱼鳍摆动时鱼才会游动或停止。 教师总结鱼鳍的作用。 [PPT 11出示]鱼游动的动态图 学生再次观察,汇报。 教师补充其它不同种类鱼游动时的视频,指导学生比较观察。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PPT 12出示]鱼呼吸的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鱼的嘴和鳃盖一张一合的活动情况,思考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PPT 13出示]学生观察鱼的活动情境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胶头滴管吸取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在鱼的嘴前挤出,观察绿色水的流动路径。 [PPT 14出示]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在鱼嘴前方挤出食用色素调制水,不要太多,否则扩散过大,影响观察效果。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教师评价。 [PPT 15出示]鱼类特征 教师总结:鱼身体由头、躯干和尾组成。鱼鳍为鱼游动提供动力,用鳃呼吸。 活动二:它们属于鱼类吗? [PP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