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34935

3.1人体的免疫应答—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测试(有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707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测试,一随,必修,选择性,人体
  • cover
3.1人体的免疫应———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B细胞会在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和分化。这两个信号刺激直接来自( ) A.病原体和树突状细胞 B.病原体和辅助性 T 细胞 C.记忆 B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D.抗原呈递细胞和辅助性 T 细胞 2.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大的免疫细胞,它可启动T细胞增殖分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推测树突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较低 B.树突状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 C.树突状细胞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D.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3.白细胞分化抗原(CD)是白细胞膜表面标志蛋白。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CD4(CD4+),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存在CD8(CD8+)。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是( ) A.CD4+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B.CD4+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C.CD8+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D.CD8+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4.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属于T淋巴细胞家族,这两类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都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B.细胞毒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可以激发靶细胞发生凋亡 C.辅助性T细胞的介导作用能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密切配合 D.若某患者体内缺失T细胞,则该患者将不能发生免疫反应 5.汉坦病毒主要由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侵入人体后,病毒颗粒可感染血液和神经,最终导致出血和休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避免接触野生动物能减少病原体的感染 B.高温或酒精处理能使汉坦病毒灭活 C.汉坦病毒的核酸复制要在细胞内进行 D.机体依赖免疫自稳功能清除入侵的病毒 6.2023年冬天,我国南方流行的流感病毒以H3N2为主,H3N2侵入人体后( ) A.APC细胞识别、摄取、处理H3N2,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和细胞因子 C.辅助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D.H3N2入侵人体后被彻底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7.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使人患伤寒的胞内寄生病原体。人在初次感染立克次氏体后通常表现出剧烈头痛、周身痛、高热等严重的病理反应,再次感染立克次氏体后则病理反应相对温和,甚至表现为无症状。在两次感染过程中,再次感染不同于初次感染的特点是( ) A.树突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不参与免疫反应 B.B细胞的活化需要立克次氏体一种信号的刺激即可 C.记忆B细胞全部由原来的记忆B细胞增殖形成,记忆T细胞也如此 D.记忆T细胞能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速度更快 8.细胞自噬是在能量匮乏、活性氧累积等各种胁迫条件下,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酵母菌在饥饿条件下,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会产生膜泡包围细胞内容物,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液泡融合,促进内容物水解。下图表示酵母细胞在营养充足和营养缺乏状态下,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途径。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营养充足时,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抑制细胞内与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B.营养缺乏时,Akt失活后引发mTor失活从而解除其对细胞自噬作用的抑制 C.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线粒体消耗的有机物主要来源可以不同 D.酵母菌细胞内液泡能够合成多种水解酶用以促进自噬小泡内容物的水解 9.研究发现,运动时骨骼肌可以分泌IL-6、IL-7等细胞因子,IL-6有抗炎的作用,IL-7能 激活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量增加还可以抑制脂肪产生,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运动既能增加脂肪的消耗,又能减少脂肪的产生 B.溶菌酶和骨骼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IL-6、II-7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只作用于免疫细胞 D.某人因车祸导致其长期卧床、肌肉萎缩,其免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