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819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3节第2课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课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918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传递,答案,练习,课件,危害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对点训练 题组一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一般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肌肉或腺体细胞相接触 B.突触小体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突触后膜通常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D.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有关 解析: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肌肉或腺体细胞相接触形成突触,A项正确;突触小体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B项错误;突触后膜通常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C项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有关,D项正确。 2.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如图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局部图(带圈数字代表不同的突触小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①的突触小泡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B.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C.图中的突触类型为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肌肉型 D.突触2和突触3的作用相同,均是抑制肌肉兴奋 解析:据题图可知,突触1为兴奋性突触,因此①的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A正确;突触3为抑制性突触,因此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B错误;由题图可知,突触1和3为轴突—肌肉型,突触2是轴突—轴突型,C错误;突触2的作用是抑制①处的轴突兴奋,突触3的作用是抑制肌肉兴奋,D错误。 3.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两电表的电极均置于膜外侧(a、d点均为电表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刺激某位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图中共有三个神经元和两个突触 B.刺激a点,电表①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电表②的指针可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刺激b点,电表①和②的指针均能发生两次偏转 D.刺激c点,若电表①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电表②的指针能发生偏转,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析:图中共有三个神经元和两个突触;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图中由左向右),a点处于电表①两个电极的中点,刺激a点时,电表①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电表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刺激b点,则电表①的指针不偏转,电表②的指针可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果刺激c点,电表①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电表②的指针发生偏转,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如果刺激c点,电表①和电表②的指针都发生偏转,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4.(2023·重庆高考)某团队用果蝇研究了高蛋白饮食促进深度睡眠的机制,发现肠道中的蛋白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神经肽Y,最终Y作用于大脑相关神经元,利于果蝇保持睡眠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蛋白质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 B.肠道上皮细胞分泌Y会使细胞膜的表面积减小 C.肠道中的蛋白质增加使血液中的Y含量减少 D.若果蝇神经元上Y的受体减少,则容易从睡眠中醒来 解析:肠道属于外界环境,故肠道中的蛋白质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的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A错误;肠道上皮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Y的过程中一部分细胞中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会使细胞膜的表面积增大,B错误;根据题意,摄入的蛋白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神经肽Y,C错误;神经肽Y作用于大脑相关神经元,进而促进深度睡眠,故若果蝇神经元上Y的受体减少,则Y不能发挥作用,容易从睡眠中醒来,D正确。 5.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