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44242

【核心素养目标】3.1.1 勾股定理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4394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核心,素养,目标,3.1.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 cover
数学八年级上册苏科版教学设计 3.1.1勾股定理 备课人: 一、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所要探究的课题。也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画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便于正确的进行运用。由直观到抽象,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经学会了完全平方公式,具备一定的独立计算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具有浓郁的好奇心,同时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能够通过测量和猜想提出假设,对于勾股定理探究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因此在教学素材的选取和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计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并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目标 1.主要核心素养 (1)掌握并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求解具体直角三角形中发展运算能力; (2)在具体实际生活问题中,利用观察和归纳总结抽取出数量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数学抽象能力; 2.次要核心素养 (1)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中发现和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2)利用教材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自主探究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 (二)四基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关于勾股定理的相关文化历史背景,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会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 (2)了解利用画图来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理解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计算; 2.数学思想目标 (1)在具体动手操作中,体验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图形结合,在“以形助数”中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2)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勾股定理,通过从中抽取勾股定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转化思想; (3)在求解问题过程中,感受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体会数学方程思想; 3.基本活动经验目标 在合作探究中积累勾股定理计算的经验 (三)四能目标 1.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目标 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提出现实生活中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实际应用案例。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目标 能用数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与勾股定理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 (四)品格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动手实际操作探索新知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合作讨论学习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发展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3)在学习勾股定理过程中,通过对比我国古代和西方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重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五、教学难点 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演示法、目标教学法、讲授法; (一)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选择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的学习模式,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教师采用设置疑问的方式,让学生逐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同时营造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八年级的学生,从认识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强,是形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