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46020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整体研习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302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整体研习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理论与价值”,属于“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由一篇书信、两篇政论文、一篇社论、两篇学术论文、一篇对话体组成。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恩格斯给青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一封信。在信中回答了博尔吉乌斯的两个疑问。同时也回应了马克思去世后,德国部分理论家对马克思观点的歪曲。全文以丰富的历史材料和精深的理论分析,论述了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观点,并以伟大人物的出现和唯物史观的产生,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发展中的经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论证语言严谨、准确;观点间有严密的逻辑。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为了纠正党教条主义思想的不良影响,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报告。作者主张要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毛泽东1963年5月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发言的节选。本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的观点,科学地论述了人的认识的辩证过程和发展规律,指出正确思想对于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特约评论员胡福明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在中国历史的关口,这篇文章引发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做了思想启蒙,统一了党的思想。 《修辞立其诚》是张岱年针对孔子提出的“修辞立其诚”的创作观点,从理论上做深入的现代阐释。文章阐述了“修辞立其诚”的原则,指出“立其诚”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层含义,分析了学说、言论、文章方面的诚伪问题号召人们坚持“修辞立其诚”这一唯物主义原则。 《怜悯是人的天性》是法国哲学家、启蒙运动的思想先驱卢梭的著作《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中的节选部分。文章分析了自然状态中的人的善恶观念,反驳了霍布斯的观点,指出怜悯心是人类天然就具有的美德,是先于思维而存在的,是其他美德的基础,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应当坚持正义》苏格拉底通过与他的朋友格黎东探讨关于逃跑的问题,阐述了为人处世应该合乎正道,应该坚持正义的观点,不要在乎众人的意见,应该遵从内行人的意见,应该坚持真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做不正当的事情。 【单元目标】 01.阅读相关作品,初步接触人文社科经典论著,理解经典理论文章中蕴含的对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并尝试用历史事实和亲身经历审视文章的观点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获得思想启迪。领会文章的理论价值,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理论素养。 02.掌握理论文章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述思路。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联系写作背景或结合其他学科所学,理解理论文章的思辨性、针对性、现实性和批判性,思考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03.把握理论文章的特点,学习文章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逻辑,体会这类文章严密、准确的语言表达,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提高阅读理解社科类理论文章的能力。 04.积极思考社会现象,尝试运用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见解,深化对所学理论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增强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01.认识《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