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53932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 《赛马》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0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8301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2课,赛马,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名 欣赏乐曲《赛马》 教师姓名 课时 第 1 课时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感知二胡的音色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音乐、哼唱旋律、音乐律动、课堂游戏、综合创编等多种互动形式感受乐曲《赛马》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情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蒙古族人民赛马盛况和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及文化的热爱。 学习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有趣,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音乐游戏、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欣赏能力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对乐曲情感上的理解还不够。学生的乐感是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就需要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这种生成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在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情感共鸣,自然生发情感表现。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感受二胡独奏曲《赛马》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的情景。【解决措施】第一主题设计节奏:我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seewo学生平板为第一主题设计节奏,使用课堂小乐器为第一主题伴奏从而感知第一段情绪上欢快、激昂的特点。第二主题感受律动:教师将音乐视频传屏到各小组IPAD,利用手上工具,直观的听赏音乐速度情绪上的不同,第二主题抒情、优美的旋律结合学习二胡演奏姿势的知识点,再一次让学生在模仿二胡演奏时感受旋律的律动,由此解决感知两个主题中不同情绪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听辨、感知二胡的音色特点。【解决措施】视:我通过互动电视板中板出示二胡的图片,从视觉首先感受二胡的外形构造,再通过微课的片段环节让学生了解二胡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等。听:通过插入音频中的几处片段及教师的亲身演奏示范让学生了解二胡模仿马蹄、马嘶的演奏技法,使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立体感知二胡的音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情境 导入:初步感知 2’49”-5’47” 目标一:通过律动感知的方式,让学生跟着音乐,边听边舞走进音乐教室。目标二:通过视频的观看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 1、课前准备:听音入室2、观看视频了解“那达慕大会”的。 1、表演“骑马”律动。2、欣赏“那达慕大会”介绍视频。 【插入视频】运用视频功能将草原美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调节学生紧张的课堂气氛,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视频截图】【置顶】通过截图将视频中的那达慕大会竞技项目保存在屏幕上,帮助学生回忆、并使用置顶功能将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5’50”-7’38” 目标一:通过感知音乐片段欢快、激烈的情绪感知音乐的主题目标二:了解作曲家,揭示课题,为欣赏乐曲《赛马》做准备。 1、播放乐曲《赛马》片段,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2、介绍作曲家:黄海怀。 1、聆听乐曲《赛马》片段,交流感受。2、认识作曲家。 【插入音乐】运用插入音乐功能,将乐曲伴奏直接插在媒体课件中,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流畅。【板中板】【记号笔】利用下拉板中板,了解作曲家生平。利用记号笔圈画出作曲家的特点,便于学生寻找文字内容中的重点。 三、欣赏乐曲:课堂活动 7’39”-33’13” 目标一:通过初听、分段聆听、复听环节了解乐曲单三段体结构。目标二:欣赏过程中通过创编节奏、模仿表演、情感体验等活动感受乐曲两种不同情绪和描绘的不同的情景。 1、初听同学们在欣赏乐曲的时候,这首乐曲它是由什么主奏乐器来演奏的呢?它的音色是怎样的? 2、分段聆听(1)听赏乐曲第一部分,引导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