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无 题 作者:李商隐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导入新课 同学们,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以细腻的笔触、朦胧的意境,写下了无数动人心弦的爱情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无题》,一同走进他那深情而又神秘的情感世界,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爱恋与惆怅。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擅长诗歌写作,代表作有《夜雨寄北》《贾生》等。 创作背景 李商隐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内心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这首《无题》就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的诗。 文体知识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字词读音 蜡炬( ) 鬓( ) 殷勤( ) 蓬( ) jù bìn yīn pénɡ 词语解释 殷勤: 云鬓改: 蓬山: 青鸟: 残: 东风: 字词积累 情谊恳切深厚。 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 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凋零。 春风。 有节奏朗读课文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文章品析(一) 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是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风。 凋零。 与“思”字谐音。 蜡烛。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油,称为“蜡泪”。 文章品析(二) 译文: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秀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晚上长吟不寐,应该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仙山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者啊,麻烦您为我探看探看。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 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探望。 整体感知 1. (首联)”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首联写了恋人相见的艰难与离别的痛苦。两个“难”字叠加,强调了爱情的不易。“东风无力百花残”描绘了暮春时节,春风柔弱,百花凋零的景象,既象征着爱情面临的困境,又营造出一种凄美、忧伤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整体感知 2. (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颔联比喻、双关。诗人用“春蚕”“蜡炬”比喻自己。“丝”与“思”谐音双关,写恋人的情思;“泪”语意双关,表面上指烛泪,实际上暗指相思之泪,展现出执着而无望的内心世界。这两句诗写出了恋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整体感知 3. (颈联)“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颈联写女子清晨对镜,担忧青春容颜消逝,云鬂变改。男子深夜吟诗,应会感到月光的清寒。此联从双方角度分别着笔,细腻地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