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64601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8145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使至塞上 王维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背诵这首诗。(重点) 2、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主旨。(难点) 一、新课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了解作者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画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 王维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三、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慰问。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 知识链接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诗歌。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诗人。边塞诗代表人物:王昌龄、李贺、高适、岑参。 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四、初读文本 hòu jì yān 五、理解诗意 使至塞上 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翻译: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翻译: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这里指前敌统帅。 这里代指前线。 六、精读赏析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平铺直叙,交代出使的目的、地点。 注意:“过居延”与诗题“至塞上”相照应。因此把“过”翻 译为“到达”。从内容上概括首联写了出使所图、所至。 六、精读赏析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写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六、精读赏析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 “孤”字,既写出了景物的简单纯净; "直"字,描绘了大漠中烽烟直立的景象,突显了挺拔、坚毅之美。 “长”字,将黄河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茫的感觉。 整体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静寂、壮美的大漠黄昏落日图,见到此景,诗人的胸襟也随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