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灯 笼 吴伯萧 1.听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线索的贯穿作用,理清文章脉络。 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 学 习 目 标 争讼( ) 领域( ) 斡旋( )静穆( ) 思慕( ) 熙熙然( ) 褪色( ) 怅惘( ) sònɡ mù mù yù chànɡ wǎnɡ tuì wò xuán 1、生难字 xī 检 查 预 习 2、词语解释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斡旋:调解周旋。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领域:从事一种专门活动或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马前卒: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回顾文体知识 形散:题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自由; 神聚:中心集中,又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思考: 听读课文 1、“灯笼”在课文中的作用? 2、找到文中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 线索 (1)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2—11)记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 (写人记事) (12)抒发作者的爱国情。 (情) 理清灯笼之事 再读课文,概括作者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3)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5)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6)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 (7)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8)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9)在纱灯上描红; (10)由宫灯、唱词联想到汉献帝; (11)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词; 理清灯笼之情 写了与“灯笼”相关事件,可分为哪几个方面 (可参考课后的“阅读提示”筛选出重要信息。) 挑着灯笼, 迎回祖父,长幼情笃;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 情感方面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 语言、动作,表现慈母之爱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情感方面 元宵节看灯伴着小灯入梦; 族姊远嫁,曾是华贵,而今的破落。 历史文化方面 文化上: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 历史上:想象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理解灯笼之愿 作者从情感和历史文化方面,叙写着与“灯笼”有关的回忆,始终贯穿本文的情感是: 对童年生活的追忆 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理解灯笼之愿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请快速默读课文11-12段,划出最能体现作者的时代宏愿的句子? 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出生于山东的一个乡村,在曲阜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参加罢课、查日货、宣传民主与科学等活动;195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代在山东当老师,创作了许多散文,1930年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 作者简介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萧。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背景链接 “我愿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