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77004

5.2 《大学之道》 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11-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505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大学之道 教学目标 一、了解 “修齐治平”的基本思想,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明确《大学》 “三纲”“八目”的具体内容以及其它们的逻辑关系。 三、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意。 单元简介涉及到的内容 修:修身,加强自身修养。 齐: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 治:治国,治理好国家。 平:平天下,使天下太平。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弄懂逻辑联系。 《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 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三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十三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 《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 《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 《孟子》。 《大学》: 原为《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学》《学记》《中庸》三篇中。 《大学》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为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或称"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相互联系,体现了阶段与过程的统一。 《大学》将个人的学习、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自然地联系起来,以道德观念的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它的基本思想是教育要服从于封建道德和政治,因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被收入"四书",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第一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重点词语: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 一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