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89129

四年级上册劳动人民版第5课《竹艺作品美》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13753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四年级,上册,劳动人民,5课,竹艺作品美,教学设计
  • cover
课题:小学劳动四年级上册 《竹艺作品美》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劳动素养,即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第一学段目标中提出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感知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付出。参与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学会了规范的使用相应工具。对工艺制作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竹艺作品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劳动编制美好生活】第二课《竹艺作品美》。让学生养成认真劳动、合理利用材料的良好劳动习惯,形成乐于动手的劳动态度。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的第二单元第二节,学生对竹子的了解很少,对竹艺制作也没有什么认识,因此需要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了解竹子的种类和用途。学生的手工技能和观察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了解竹子的种类和用途; (2)学习竹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学习竹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手工技能;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3)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尊重劳动,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培养学生的勤劳好学的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竹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对竹子的认知和竹艺制作的操作技巧。 五、教学方式 教法: 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确保课堂学生动手操作。 2.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利用直观教学法、 演示法、练习法等掌握劳动方法,熟练劳动技能。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教学实物、电教设备等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制作竹筒,通过小组比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劳动的乐趣。 六、教学设备用具 教师准备: 教学PPT、竹筷等 学生准备: 竹筷 塑料瓶 绳线 剪刀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一(劳动基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谈话+视频】 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竹艺作品美”,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竹艺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竹艺作品美。请问你们对竹艺作品有什么认识和感受呢? 学生:老师,我觉得竹艺作品很漂亮,可以用竹子做很多好看的东西。 教师:很好,竹艺作品真的很美。我们今天要学习如何制作竹艺作品,让自己的手做出美丽的艺术品。接下来,我会向大家介绍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了解竹子的种类和用途。 2.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了解竹子的种类和用途。 教师:请看这张图片,这是竹子的生长环境。你们可以看到,竹子生长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带,是一种非常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的植物。竹子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竹子很高,有很多竿子,叶子很长。 教师:对,竹子的身体很高,有很多竿子,叶子也很长。竹子的种类也很多,有毛竹、箬竹、黄竹等等。竹子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植物,可以制作很多生活用品和艺术品。我们今天要学习如何制作竹艺作品,让自己的手做出美丽的艺术品。 3.运用剪、编和打结等基本的手工制作方法,就可以制作一件既美观又实用的竹筒。 竹筒的编制方法 将线绳以“∞”的形状交叉后穿入竹筷,注意要拉紧线绳,并依次以同样的方法继续进行编织。 线绳打结的方法 先把线绳的两端交叉,然后把下方的线绳从孔里穿出来并拉紧,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打结。为了紧固,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