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9168

晏子使楚 配套教学设计(6)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35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晏子,使楚,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疏通字词,掌握重点语句的现代语义。        2学情分析:基础扎实,重在能力提升3重点难点: 1.积累文学常识,疏通字词,掌握重点语句的现代语义。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晏子使楚 一、导入新课预习检测 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2、晏子其人:晏子是_____时期著名_____家、_____家,名_____,字_____。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3、通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加线的字: 晏子( )傧者( )三百闾( )张袂( )比肩继踵( )缚( )枳( )诣 ( ) 3、根据原文填空:婴闻之,_____,_____,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解释短语,并解释加线的词语: 楚人以晏子短 延晏子 傧者更道 比肩继踵 然则何为使子 齐命使 各有所主 不肖 习辞者今方来 何以也 为其来也 曷为者 何坐 坐盗 诣王 固善盗 晏子避席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所以者何 得无 圣人非所与熙 反取病焉 活动2【活动】晏子使楚 二、课堂研讨 1、朗读课文(范读、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2、翻译句子:1)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2)齐命使,各有所主 3)齐人固善盗乎 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5)圣人非所与熙,寡人反取病焉 3、通假字整理:1)缚者曷为者2)圣人非所与熙也 4、归纳整理古今异义词 1)反取病焉2)延晏子 3)齐之习辞者4)何坐 5)其实味不同6)齐人固善盗 7)齐人以晏子短 5、归纳整理一词多义现象 【使】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齐命使,各有所主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为】缚者曷为者也 橘生淮南则为橘 为其来也 【以】楚人以晏子短 何以也 所以然者何 【之】齐之临淄 吾欲辱之 婴闻之 6、辨识特殊句式类型,并根据句式特点准确翻译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吾欲辱之,何以也 3)缚者曷为者也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参考注释,疏通全文大意,解决不了的,向老师询问。 (2)质疑解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讨论补充解决疑难。 四、达标测评:(一)根据意思写成语。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 )2.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二)翻译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缚者曷为者也  3)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 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会说出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话”和晏子反驳楚王时的话外之音。(重点) 2.分析晏子及楚王性格,理解三次晏子反驳楚王话中的逻辑推理(难点)。 学习晏子捍卫尊严的智慧、勇气和气节。 一、课前预习: 1、课文讲了晏子使楚的几个故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书上。 2、从晏子与楚人几次交锋中你感受到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书上) 3、写出下列句子隐含的意义,体会晏子语言的智慧。 1)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2)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二、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填空部分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1、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部分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或句子):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时期,齐国大夫和楚国侮辱与反侮辱的故事。这篇课文是按顺序写的。 2、思考:课文写了晏子与楚王三个回合的斗智。第一次是楚王为了侮辱晏子,想让他,而晏子却说:,晏子的话隐含的意思是: 结果楚王只好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次楚王为了侮辱晏子说:,意思是: ,晏子反唇相讥说: ,隐含的意思是: ,结果楚王听了只好陪着笑;。第三次是楚王在招待晏子时押了个犯人说:,意思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