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01922

7 溜索 随堂小练(含答案)

日期:2024-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19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溜索,随堂,小练,答案
  • cover
7 溜索 随堂小练 1.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糖葫芦,冰糖葫芦嘞……”这一声吆喝抑扬顿挫、渺远悠长,成了我们童年最甜蜜的回忆。 B.德州的夜市人声鼎沸,热闹异常。小地摊给老百姓带来了便捷,也给城市生活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息。 C.这哥俩儿性格铢两悉称;一个活泼开朗,一个不苟言笑。 D.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自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后,“中小学生做饭”成为热点话题。②但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增加家务劳动的数量。③劳动教育要重视“劳育结合”,避免“以劳代育”。④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更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对《溜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溜索》写了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江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 B.全文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我”字,好像每位读者都是这个“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C.文中首领及汉子们在溜索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勇敢无畏、团结友爱的品质。 D.全文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表现怒江峡谷高峻险恶的气势,其中写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是正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4.下列各组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俯身(fǔ) 拽起(zhuài) 睹(dǔ) B.锱铢(zī) 顷刻(qīnɡ) 腮(sāi) C.脑髓(suí) 铃铛(línɡ) 呕(ǒu) D.脖颈(jǐnɡ) 盘桓(huán) 绞(jiǎo) 5.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B.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C.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D.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6.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井盖所在位置是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年轻人经过此处还需放慢步伐留意结冰处,老年人经过时就更为战战兢兢。 B.他自信,若是再次遇到那个匪徒,绝对能拳打脚踢轻而易举的将他擒住。 C.正在千钧之力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D.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把小小的座椅,安放在哪,怎么安放,如何满足游客需求,如何让座椅和环境浑然一体,考验着景区管理人员的智慧。 B.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C.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 D.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8.流淌在荆楚大地的汉江,清澈、安宁,她传承了悠久的秦楚文化,抚育了一江两岸的儿女。让我们一起参加班级“背起行囊走汉江”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我“走”我策划】为使本次专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请帮助班长策划并完善下面活动项目。(本专题中已设计的活动除外) 项目一:探寻母亲河源头 项目二:调查汉江水资源现状 项目三:_____ (2)【我“走”我发现】在行走汉江的过程中,小组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激发了同学们作为汉江儿女的自豪感。请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 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