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主题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突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为《我是中国人》《我爱我们的祖国》《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四部分。这四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爱我们的祖国”情感的激发,再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最后到 “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有机整合起来。 课文编排 《我是中国人》以天安门和国旗为背景,展现了56个民族的小学生背着书包,团聚在一起的画面。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我是小学生》呈现了一首《上学歌》和配图,重点是让学生感受背着书包上学的喜悦和自豪,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懂得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我爱学语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重点是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通过讲故事、听故事,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和意义。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学时可借助儿歌,剥丝抽茧、层层深入,小组合作讨论,借助句式完整表达,使学生了解做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二是接触基本的语文学习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老师示范讲故事、小组内讲故事、评选出“讲故事大王”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相互交流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 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能遇到的困难 其他 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观察图画,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4.认识老师和同学,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增强小学生角色的意识。 5.通过讲故事、听故事,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6.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任务群类型 任务群目标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观察图片,听读句子,了解有关国家的知识2.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3.初步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1.听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2.通过讲故事、听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1.推荐阅读:《我是中国娃》《西游记》2.实践活动:(1)和老师、同学及家人交流读过的故事,感受互相交流的乐趣(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故事,还想听哪些故事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这四句话,抒发爱国情感。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的历史及标志性建筑。 审美创造:欣赏我国美丽雄伟的天安门、长江、黄河等景色。 课前解析 关注内容:《我爱我们的祖国》是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是上一课《我是中国人》爱国教育的拓展延伸,课文插图展示了鲜艳的五星红旗、雄伟的北京天安门,壮观的长江、黄河,通过观察画面与听读“我爱五星红旗。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长江,我爱黄河。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进一步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 关注表达:借助课文插图,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用“我爱 ———等句式,通过师生交流、积极互动,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关注情感:通过欣赏歌曲、观察教材中的图画、观看升旗仪式、了解长江黄河的有关知识等多元的学习活动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秀丽壮美的国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关注拓展: 我爱鲜花,我爱白鸽, 我爱万里长城,我爱长江黄河,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句子,抒发对祖国的情感,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重点) 2.通过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