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小学劳动四年级上册第2课 自制水果果酱 一、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劳动课程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劳动中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体会劳动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劳动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自制水果果酱》是第二学段学习内容,课标对这节课的要求如下: 学段目标:《自制水果果酱》是第2学段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对学段要求是,能制作简单的日常饮食,初步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形成生活自理能力。 内容要求: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切配,按照一般流程制作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方法加工食材。 素养表现:素养表现:能用简单的凉拌、蒸、煮等烹饪方法,满足自己基本的饮食需求。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建立健康饮食的观念。具有初步的食品安全意识。能正确认识烹饪劳动的价值,形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观念。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制水果果酱》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本课属于劳动教育中“日常生活劳动”部分的“烹饪与营养”任务群。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对食材进行粗加工的烹饪方法、初步了解营养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劳动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是烹饪劳动的延伸,使用简单的烹饪工具、烹饪方法对食材进一步加工,满足自己基本的饮食需求。也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烹饪方法和营养搭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分析不同年级每课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四年级劳动教材第二单元《劳动世界天地宽》共有三课内容。 第一课《精美小布艺》注重利用实用的劳动技能美化生活,外表美观、寓意深刻的布艺小挂件,能够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 第二课《竹艺作品美》用竹艺劳动体现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通过引导学生竹编,更多地是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渗透竹艺的传统技艺。 第三课《自制水果果酱》则是在劳动技法上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学生的细心与耐心。在制作过程中要不断观察熬制果酱过程中的细节,注意加水、加糖的量,同时还要注意果酱制作前储藏器的消毒及制成之后的保存。因此,制作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已掌握的调制技能并学会向有此劳动经验的家长或长辈请教,从而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人们最智慧的真理。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在传统工艺、家庭及手工生产实践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二、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四年级学生,经过以前劳动教育的培养,已经初步具有一定的劳动的能力。学生能在家庭烹饪劳动中进行简单的食材粗加工,掌握日常简单烹饪工具、器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学生需要掌握多种烹饪工具的使用方法,对蒸、煮这样的烹饪方法有一定基础,对制作果酱的流程还不熟悉。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自制水果果酱》在劳动技法上具有较高的难度,学生需要具备充分的细心与耐心。在制作过程中要不断观察熬制果酱过程中的细节,注意加水、加糖的量,同时还要注意果酱制作前储藏器的消毒及制成之后的保存。 学生需要学会自制水果果酱的基本步骤;学会选择适合制作果酱的水果。 三、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劳动观念:通过日常生活劳动,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认识到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知道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具有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意识,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的态度。 劳动能力:1.掌握自制水果果酱的基本步骤。2.学会选择适合制作果酱的水果。3.学习控制果酱的甜度和浓稠度。4.了解果酱的储存和食用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