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13640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67671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课,使至塞上,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黛玉道:“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红楼梦·香菱学诗》 使至塞上 王维 使至塞上 解题: 出使 边塞 题意:王维奉命出使边塞。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诗人、画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工草隶,善画,精通音律,诗名享天下,他笃信佛教,人称“诗佛”。因官至尚书右丞,也称‘王右丞’。他的山水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极有画意。北宗苏轼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诗人简介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章节的描述内容,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50字,20号字。点击此处添加章节的描述内容,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50字,20号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文体知识 边塞诗 边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 主要有: ①边塞风光; ②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 ③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④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学习目标 1.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内容,作者生平、思想。 3.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4.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资料助读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诵读诗歌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轻车简从,言慰问使团规模不大。 慰问 边塞 典属国的简称。本为秦汉时官名,这里指代使臣,是王维自指。 城名,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诗意:(我)轻车简从,出使边疆去慰问守边官兵,出使途中路过居延。 读懂诗意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飘飞的蓬草,比喻飘泊的旅人。泛指远行的人。 向北飞的大雁 这里指西北地区 诗意: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如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远处独起的炊烟 黄河 诗意:浩瀚的沙漠中,一股青烟孤然直上,黄河尽头,西下的太阳正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官名。 都护是都护府的最高长官,这里借指河西节度使。 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诗意: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得知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镇守。 首联交代出使的目的、地点。 注意:“过居延”与诗题“至塞上”相照应。因此把“过”翻译为“到达”。从内容上概括首联写了出使所图、所至。 赏诗悟情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交代了什么内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写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