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在躬亲实践的同时,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 东晋陶渊明不仅喜欢菊花和兰花,还非常热衷于植柳,堪称庭院栽树的典型。他归隐后就专门在房前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曾留下“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成都浣花溪时,也不忘在他的草堂中栽种些桃树,“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而素有“柳痴”之称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也在柳江沿岸种了很多柳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柳宗元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唐文学家、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十岁能文,二十一岁考取进士。曾任礼部员外郎,他和刘禹锡一同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晚年居官柳州(815-819年)刺史,也称“柳柳州”,年仅47岁死于柳州任上。 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他提出 “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认为“道”应该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 作品简介 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并作了序。柳宗元的作品成就文大于诗,其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 散文代表作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等) 寓言式散文 《三戒》(《黔之驴》等) 传记式散文 说理式散文 《种树郭橐驼传》《宋清传》 《断刑论》《封建论》 柳文如奇峰异嶂,层见迭出。 ———刘熙载 壹 贰 子厚之文,古丽奇峭。 ———林纾 柳文评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奇”文。 【思考】本文与《屈原列传》《苏武传》一样吗? 文体的一种,即人物传记。 从形式上看,它确实是一篇传记;但从内容和创作意图上看,它应该是一则寓言。所以,本文应该是以传记包装的寓言,或者说是寓言体的传记。 争鸣: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从理论上辩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巧妙地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内容总结: 小希 课件 背景介绍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势 本文写于中唐时期,安史之乱之后,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分摊下来的各种苛捐杂税:“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政令烦出,民不聊生。针对当时这种官吏烦政扰民现象,作者巧妙地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议论进行指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怎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 写 作 背 景 中唐时期,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盘剥,民不聊生。 真正意图: 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试简要概括各段内容: 第一段: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 第二段:介绍郭橐驼种树的特异功能。 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