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32965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 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

日期:2025-09-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4210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
  • cover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 万有引力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牛顿通过地—月引力计算首先推算出了引力常量 C.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力常量G的单位是 D.研究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时万有引力不能忽略 2.2021年6月17日上午9点22分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核心舱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一天时间内可观察到16次日出,已知引力常量为G,再知道下列哪个物理量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 A.核心舱的质量 B.核心舱绕地半径 C.核心舱离地面的高度 D.核心舱的角速度 3.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 B.0.4 C.2.0 D.2.5 4.2024年7月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的过程中,所受的地球引力F和距地面高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5.牛顿吸收了胡克等科学家“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引力与行星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证明了行星受到的引力,论证了太阳受到的引力,进而得到了(其中M为太阳质量,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牛顿还认为这种引力存在于所有的物体之间,通过苹果和月球的加速度比例关系,证明了地球对苹果、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满足同样的规律,从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关于这个探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行星绕太阳运动,根据和得到 B.对行星绕太阳运动,根据和得到 C.在计算月球的加速度时需要用到月球的半径 D.在计算苹果的加速度时需要用到地球的自转周期 6.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 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相同的 7.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如图为“天问一号”环绕火星变轨示意图。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着陆器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火星运动的速度应大于11.2km/s B.“天问一号”在轨道Ⅱ运行到Q点的速度大于在圆轨道Ⅰ运行的速度 C.若轨道Ⅰ为近火星圆轨道,测得周期为T,则火星的密度约为 D.着陆器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约为 8.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以及第一次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开普勒、卡文迪什 B.牛顿、卡文迪什 C.开普勒、伽利略 D.卡文迪什、牛顿 9.2023年6月15日,我国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刷新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质量相等的a、b、c三颗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分布如图所示,卫星a( ) A.受地球引力最小 B.运行的周期最小 C.运行的速度最小 D.运行的加速度最小 10.有一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球体,在距离球心O为2R的地方有一质量为的质点。现从m球中挖去半径为的球体,如图所示,则剩余部分对的万有引力为( ) A. B. C. D. 11.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为( ) A. B. C. D. 12.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它向人们揭示,复杂运动的后面可能隐藏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