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34446

4.5.1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4011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5.1,PPT,七年级,生物,科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通过观看泌尿系统模型和有关泌尿系统组成视频,掌握泌尿系统组成知识。 4.通过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习肾单位的结构,认同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树立卫生保健意识。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1.排泄:人体将 、 以及多余的 和 . 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氧化碳 尿素 水 无机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暂时储存 尿道 二、尿的形成和排出 1.肾单位 (1)概念: 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组成:每个肾单位由 、肾小囊和 等部分组成。 2.尿的形成和排出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 过滤作用 —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和 等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 . 血细胞 葡萄糖 尿素 原尿 ↓ 肾小囊 ↓ 原尿 肾小管的 作用 重吸收 —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 、大部分水、部分 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 葡萄糖 无机盐 ↓ 尿液 → →尿道→体外 输尿管 膀胱 3.排尿的意义 (1)排出 。 (2)调节体内 和 的平衡。 (3)维持 的正常生理功能。 废物 水 无机盐 组织细胞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尿液来自血液,在肾脏中生成。肾脏功能正常,尿路通畅,能使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保持人体的健康。尿液的成分发生变化,往往提示泌尿系统甚至其他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因此,尿液检查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问题1]从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上看,肾脏与循环系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尿的形成 提示:从肾脏的结构上看,肾动脉和肾静脉也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肾脏的功能上看,肾脏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清洁了血液,从而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问题2]连接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网与人体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网有何区别 提示:人体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一端连着动脉,一端连着静脉。而在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网两端分别连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问题3]为什么验小便可以诊断疾病 请举例说明。 提示:正常人的小便,颜色、数量、比重、酸碱度和各种物质的含量,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一般不含葡萄糖和红细胞,蛋白质的含量也很少,用普通方法不能测出。当肾脏患病时,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异常改变,或肾脏感染细菌,都可以引起小便颜色、数量、比重和成分的变化,并出现肾脏疾病的一般症状,如多尿、少尿、无尿、排尿困难、尿急、尿痛、血尿、蛋白尿、管状尿、菌尿等。 因此,通过对小便的各种检查,如尿常规、尿液细菌培养、尿沉渣检查和多种肾功能的检查,就能初步诊断出肾脏疾病的病因、病变程度,以及掌握用药以后的治疗效果,作为医生诊断治疗的重要参考。事实上,其他许多不是肾脏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溶血性贫血和丝虫病等,也会使小便出现变化,如糖尿病患者的小便中有葡萄糖,骨髓瘤病人的小便中有特殊的凝溶蛋白质,丝虫病患者有乳糜尿等,所以对这些病人做尿检也很有必要。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 ) A.肾脏、肾单位 B.肾脏、集合管、输尿管、膀胱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肾单位、肾小囊 泌尿系统的组成 C 2.(2024济南月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净水器开始在家庭中普及。人体内也有类似的净化血液的“净化器”,该“净化器”担负着清除废物、毒物等重要工作。该“净化器”是指( ) A.输尿管 B.血管 C.肾脏 D.心脏 3.(2024东营模拟)李奶奶做B超检查时需要憋尿,此时尿液暂时储存在 ( ) A.肾脏 B.输尿管 C.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