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食 人 在明明德 家 齊 而 作 圈 治 而 後 天 下 平 主讲: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学常识,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句。 2. 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3. 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 结合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思考《大学之道》在 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中的指导意义。 第一段 亲近。一说“亲”当作“新”, 动词,彰明 即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大学之道,在明 / 明德,在亲民 , 在止于至善。 形容词,美好的 达到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 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口第一段 达到的“至善”境界 心不妄动 性情安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志向坚定不移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思虑精详 处事合宜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 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 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 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 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 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第一段 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 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口第一段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形容词作动词,接近 1.第一段阐述了儒学追求的“三纲”,三纲是什么 >(纲的本义是提网的总绳,引申指事物的关键部分。)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 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朱熹 2.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怎么理解”明明德“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 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 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 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 “明德”就是人天生就有美好的道德,但利令智昏, 人欲所蔽。然后就会有很多灰尘遮蔽”明德“。 “明明德”,就是找到自己良知善念的发端处,去掉 蒙蔽,让美好的品德彰显出来,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 的自觉性。 的 “ 推 因 王 解 “ 新 “至于至善”就是要让整个社会都能到达完美的道 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 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 完善过程,因此强调止而不迁。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于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 极也。言明明德清、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朱熹《大学章句》 4.如何理解儒家倡导的“至善”之境 明明德内圣 对己:立德 完善自我,改进自我 亲民 外王 推己及人,德化万民 对人:爱人 根本目的: 止于至善 这“三纲”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 完整社会体系,是逐步推进的关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 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 5.“三纲”之间的是怎样的关系 知识拓展 内圣:内在的心性修养 外王:外在的功业建树 儒家理想人格的修为之道 6.从第一段看,如何能做到三纲 六个步骤: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论述方法: 止 定 层层递进 达到“至善”境界 志向坚定不移 安 性情安和 得 处事合宜 静 心不妄动 虑 思虑精详 7.分析第一段的论述结构(行文脉络) 第一句: 开宗明义:提出“三纲领”,即作为引领学习的 终极目标 。 第二句: 承接上文:回答“如何达到大学之道”的具体做 法 。 >第三句: 总结上文:阐明事物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 条目做准备。 思考启示:第一段阐述了什么道理 ·人要有目标。明确了“知止”的目标后,才会“定、 静、安、虑、得”。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随波逐流、 碌碌无为、虚度此生。(奋斗、事业、修养、政治) ·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从“知止”到“能得”, “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