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39764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4.2非特异性免疫(有答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2884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作业,答案,免疫,特异性,课时
  • cover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非特异性免疫 一、单选题 1.人体内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序号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胸腺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B.①表示T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分布有该细胞 C.②表示B淋巴细胞,在淋巴液中分布有该细胞 D.①和②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乳牛的肠道没有发育完全,可吸收母牛初乳中的IgG抗体。母牛常舔舐初生的小牛犊,“舐犊情深”除了浓浓的母爱,还有免疫学的道理(牛的免疫机理与人体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母牛唾液中杀死小牛犊体表病菌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 B.母乳中针对乳牛体表病原体的抗体增强了乳牛的免疫力 C.乳牛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中一般不会患病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起作用 D.乳牛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B.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C.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 4.传统研究认为,某些免疫细胞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免疫才具有免疫记忆,呈现二次免疫“既快又强”的特点,而先天免疫不具有免疫记忆。最新的研究发现,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也能发生功能改变,使得先天免疫也能产生免疫记忆,这一现象被称为“训练免疫”,机制如下图。据图推断合理的是( ) A.“训练免疫”不依赖T、B细胞,是属于机体“第二道防线”的免疫记忆 B.内源性抗原诱导的“训练免疫”可导致自身免疫病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C.图中吞噬细胞发生的表观遗传修饰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传递给子代 D.二次刺激后,吞噬细胞产生了更多的细胞因子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5.免疫调节是人体内的护卫队,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常见的有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B.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二者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C.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针对性强 D.人体识别并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这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6.免疫调节作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人体的三道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 B.发生免疫反应时,人体三道防线要同时发挥作用 C.“病从口入”是因为消化道无第一道防线,病原体直接侵入人体 D.胃液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7.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所以我们虽然时刻处于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感染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针对性强 C.胃酸中的溶菌酶能杀菌属于第二道防线 D.第三道防线在接触病原体后才能发挥作用,可针对特定的抗原 8.2023年冬季,甲流、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频发,患者常出现高烧、咳嗽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黏膜及其分泌液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识别和清除支原体的免疫细胞均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 C.发烧症状的出现是人体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D.人体对甲流病毒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自稳功能 9.人体感染某些细菌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都是免疫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 B.该细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