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1379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030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 cover
(课件网) 聊聊书法 书法介绍 书法是书写的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传统艺术类型。书法艺术主要通过汉字书写过程中的笔墨、点画和章法等造型美,来构成美学境界,并从而表现出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书法艺术运用抽象的“点、线、笔、画”,将本来只有实用价值的文字书写,升华到艺术的境界,下面我们来认识几位 古代著名书法家。 ◇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你参加过书法作品艺术展览吗?你欣赏过哪些人的作品? ◇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好好想一想? 温馨提示:交流的时候表述要清楚,既要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分享。 1.小组交流 2.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交际要求: 1.搜集资料,做好准备 2.相互交流,表述清楚 3.结合他物,讲述生动 4.分点说明,深入探讨 同学们寻找的资料都非常好,常言道:"字如其人"意思就是说字,是人体生命的对应;字是书者志向的外化;字,是书者心境的表白;字,是书者情绪的流露;字是书者人品的写真,所以大家要好好练习书写哟!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大书法家吧!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时穆宗荒纵,为之改容,悟其笔谏也。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朝中,仕途通达。他书法初学王羲之,以后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为后世百代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历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 。 柳公权的作品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它们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告示后人。其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 小故事  柳公权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一次,他到京城办公事,当时的皇帝唐穆宗说:"我曾经在佛庙里看见过你的字,早就想见你了。"   为了嘉奖柳公权,皇帝升了他的官,然后又问柳公权用笔的方法,他回答说:"心里正直笔才会拿得正,才可以叫做书法。"   唐穆宗马上变了脸色,以为柳公权是用笔法来向他提意见。在古时,下属一句话说不好是会容易被杀头的,柳公权敢于这样说,表现了他敢说真话的大无畏精神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 [1] ,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王羲之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