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创造宣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第2课时 目录 学情回顾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学情回顾 01 学情回顾 第一部分: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第二部分: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之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点。 第三部分:罗列出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实例一一进行反驳,确立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新课导入 02 1.第12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通过屋檐水滴穿阶沿石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的观点。 分析讨论 品味第四部分 比喻论证 2.第13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以“东山樵夫”喻指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以“树苗”喻指有创造之心的学生,生动地论述了没有创造之心的教师既不能发现学生的价值,更不能给予他们很好的指导,最后只会毁了学生,突出了创造之心对教师的重要意义。 3.第15段运用第二人称呼唤创造之神,有什么 表达效果 运用第二人称,直接呼告,表达了对创造之神的渴望。 【第二人称作用】运用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与抒情,有呼告效果,能够更直接、更自然、更亲切地表情达意,更容易打动人心,增强感染力。 4.第16段引用罗丹的话有何作用? 引用罗丹的话,回扣开头罗丹的事例,并生发开来,进一步正面阐明人人能创造的观点,使本文的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论证结构更加严谨。 新课讲解 03 整体归纳探究 首先,用不同的人创造不同的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的观点; 分析讨论 1.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然后,从外部环境和主观因素两方面批驳了“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最后,引用罗丹的话,发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 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的创造宣言。 2.找出文中的排比修辞,体会其作用? (1)第⑤⑥⑧⑨⑩段的段首构成排比。 第5段,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第6段,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第8段,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第9段,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 第10段,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作用: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增强了语言气势。 (2)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作用:强调在单调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增强了语言气势。 (3)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作用: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就可取得巨大成就,增强了语言气势。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作用: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增强了语言气势。 (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作用: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潜能,增强了语言气势。 (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 作用: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增强了语言气势。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作用: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增强了语言气势。 3.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1)立驳结合,论据丰富 第5—10段批驳五种错误观点,形式整齐统一:以“有人说”提出错误观点,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