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73344

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12-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7729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跨学科,历程,九年级,化学,2024,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课前准备 教学分析 1.通过科学史实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道尔顿、汤姆孙、卢瑟福和玻尔等科学家对物质组成与结构研究的重要贡献。 学习目标 2.通过模型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制作模型和展示科学家的探索历程,进一步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进一步体会用元素和分子、原子观点认识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对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认识,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元素观、结构观等化学概念。 课前准备 学习重点 构建原子模型,认识物质组成规律。 学习难点 探讨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构建原子模型。 学习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交流合作和动手实践,分组自主探索物质组成与结 构的发展历程 教具准备 视频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01 情境引入 02 互动新授 03 拓展提高 04 课堂小结 点我喔 情境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早期的道尔顿的原子论到现代的量子力学,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模型,逐步揭示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道尔顿模型 (1808) “原子不可分”观点 汤姆孙模型 (1904) “枣糕模型” 卢瑟福模型 (1911) 原子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 (1913) 电子在特定轨 道绕核运动 电子云模型 (1935) “电子云”模型 互动新授 (基于元素视角探究物质) 【提出问题】化学家是如何基于“元素说”探究物质的组成的? 【学生展示】1~3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有了自己对“元素说”的看法,分组展示并讲解对元素的理解。 互动新授 (基于元素视角探究物质) 【小结】 (1)四元素说(土、水、气、火),阴阳八卦说(乾、兑、离、震、巽、 坎、艮、坤),五行说(金、木、水、火、土)。 (2)拉瓦锡1789年列出世界上第一张正确的元素表格。 (3)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定元素周期表。 (4)在天然条件下发现最后一种元素钫。 (5)人工合成元素。 互动新授 【提问】化学家是如何基于“原子说”探究物质的构成的? 【学生展示】4~6组的同学们展示“原子说”相关的资料。 (基于原子视角探究物质) 互动新授 【小结】(1)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认为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不可再分。 (2)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1903年提出“枣糕模型”(“葡萄干模型”)。由于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一种正电荷平均分布着的粒子,电子嵌在原子中,如同“枣糕模型”。 (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1909年提出“行星模型”(“核式结构模型”)。每个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原子核,电子绕核如同行星绕太阳运动。 (4)丹麦玻尔1913年提出玻尔“分层模型”。 (基于原子视角探究物质) 互动新授 【评价交流】通过不同组别的“原子”模型的对比,请同学们对自制“原子”模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学生活动】限时五分钟小组任选下面两组用彩泥做分子模型。 (1)氧气、氢气;(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3)水、过氧化氢。 (基于原子视角探究物质) 互动新授 宏观概念 元素 物质 微观概念 原子 分子 (建立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联系) 具有相同质子数 构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互动新授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材料】屠呦呦是中国著名的药学家和寄生虫学家,也是中国现代中草药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她在抗击疟疾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她从中医药典籍和中草药入手,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研发出了“青蒿素”———一种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世界多国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2019年又荣获“共和国勋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