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75582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647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PPT,23张,课件,长沙过贾谊宅,诵读
  • cover
(课件网) 1.了解咏史诗的特点,学习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领悟诗人的情感。 学习目标: 解 题 长沙/过/贾谊宅 拜访 在长沙拜访了贾谊昔日居住的宅子,凭吊贾谊。题目交代了事件、地点及对象。 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西汉文帝时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力主改革时弊,被权贵中伤,贬至长沙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重用,之后担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亦抑郁而终。两千多年来,屈贾并称。长沙的贾谊故居虽屡居兴废,却是千载文人墨客留连凭吊高歌低咏之场。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七绝·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 何用哀伤付一生。 贾谊 宋·徐钧 年少毋庸毁洛阳, 才高虑远策深长。 如何宣室成虚问, 才傅长沙又傅梁。 贾生 宋·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 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 古来何啻万公卿。 文学常识 咏史怀古诗 主要情感: ①追慕古贤、渴望像先贤一样建功立业。 ②感慨身世,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③感叹兴衰,讽喻现实。 ④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荒淫误国的讽刺。 含义: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评说历史事件和人物,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借他人酒杯, 浇自己块垒”。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qīng zhé huàn qī báo qǐ lián 读准字音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停留,居留。 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指汉文帝。 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读懂诗意 贾谊被贬于此地居留了三年,只留下万古不变的悲哀。 我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离开后留下的足迹,寒林空寂,只能看到夕阳缓缓倾斜。 汉文帝刘恒这样的有道明君尚且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没有情感,又怎能理解你凭吊屈原时的伤怀? 暮色更浓了,荒凉冷落的深山里落叶纷纷,真可怜你,当时究竟是为什么被贬到这荒凉的地方。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诵读全诗,本文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史悲 景悲 情悲 己悲 首联:贾谊被贬,身世悲凉。 颔联:情景交融,暗示时政。 颈联:反语双关,无限愤懑。 尾联:抑郁悲凉,痛苦无奈。 悲 整体感知 “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1.赏析:“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①“三年”“万古”对比,突出贾谊被贬的悲苦命运,②表现出诗人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同情、感慨,也暗寓了自己被贬的悲苦命运。③点出诗眼“悲”,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悲凉、悲伤、悲怆、悲悯。 暗含贾谊被贬时间之久 暗含贾谊被贬对历代文人士大夫精神上的深远影响。 感悟诗情 ①借景抒情,②写出了秋草衰迷,寒林空落,落日西斜,空寂无人的景象,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凄清气氛,③烘托了作者孤寂、悲凉、惆怅的心境,④为下文抒发感慨作铺垫。 2.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是如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