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77278

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教学设计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日期:2025-04-2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3369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跨学科,第三,上册,化学,九年级,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制作模型并展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还应重视跨学科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学、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更宽广的学科背景下综合运用化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跨学科主题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是打破学科边界、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形成深层知识理解的必要环节。 【学情分析】 在与观念建构相关的各种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作为物质世界的最小单元“分子”、“原子”和“离子”,学生始终难在脑海中形成比较清晰的印象,运用起来就更加捉襟见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帮助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亲身经历创意设计,动手制作微粒模型以解决这一化学难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整个项目的系统规划和实施,体验实践创造价值的过程,感受合作、协同创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组成,探究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 2.探索物质结构的意义,制作微观粒子模型。 3.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迁移,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建立起关联。 4.自觉地挖掘学科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实践化要素。 5.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迁移,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建立起关联。 【教学难点】 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迁移,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建立起关联。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分子原子知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自然界存在着繁多的物质,物质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物质是怎么构成的 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 人类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且科学家们还在为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探索。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探究学习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性。 【探索新知】 【活动设计与实施】:任务一:探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归纳物理、化学等课程对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描述及相关实验的原理,讨论不同学科探究思路和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化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体积小质量小;不停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物理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物质的构成:分子真实存在,体积小质量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分子热运动:气体扩散;液体扩散;固体扩散。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 物质三态宏观和微观特征: 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大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形状; 液体、气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小具有流动性。 【科学·技术·社会】探究微观粒子需要观念、知识和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离不开科学仪器和实验技术的改进和突破。 任务二:认识模型在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中的作用 1.多种模型体现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理】课程中有多种模型体现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理模型是形象性和抽象性的统一,物理模型的建立是舍弃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化复杂为简单,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模型的本身又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生物学】有多种模型体现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模型能更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的细微结构,全面的、多角度、分层次的认识生物的各部分结构。 【化学】中有多种模型体现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化学模型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功能与其具象的结构特征相联系。 元素、分子、原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