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77329

古诗词诵读《无衣》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4-12-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332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古诗词,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古诗词诵读《无衣》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选项中,最接近下文主旨的一项是( )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A.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B.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C.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色依时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②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③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3.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②。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③!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①袍:长袍,类似今之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②泽:指贴身穿的衣服。③偕作:一起行动。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篇极具感染力,首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与后一句形成一问一答的设问,点燃秦军战斗激情。 B.“王于兴师”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交代了战事发生的原因,避免平铺直叙的同时也增强了文势。 C.本诗语言富有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象到战士们挥戈舞戟的场面。 D.本诗基调慷慨激昂,侧重描写了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战场杀敌的场景,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5.本诗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章开头都采用了反问的句法,“岂曰无衣”与后面“与子……”的句子呼应,洋溢着不怕困难的豪情,富于鼓动性。 B.诗歌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能引人想起战士们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C.作品内容上不断递进,首章“同仇”,是有共同的敌人,二章“偕作”是开始备战,三章“偕行”是战士们将奔赴前线杀敌。 D.全诗慷慨激昂,表现了战斗的残酷和主人公保卫家园的勇气,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7.除本诗以外,《硕鼠》《静女》《苯苜》都是诗经中的《国风》篇目。请任选其中一首,结合本诗,阐述“赋”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①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②兮! 【注】①七:虚数,言衣之多。②燠(yù):暖热。 8.下列对《诗经·秦风·无衣》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战前动员令,语言明白晓畅,情感充沛,极富鼓动性。 B.诗歌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