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位于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核酸的基本单位,同时本节内容为《DNA的复制》奠定了知识基础。本节的主要内容为DNA分子的结构及其发现史。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科学史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建构DNA的模型,在掌握DNA分子特点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与合作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认同科学探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为高一下学期的学习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以下学习基础: 首先是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又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及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其次是学生的能力基础:高一的学生已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推理、获取信息及探究能力,逻辑思维逐步成熟,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师精心设置的任务。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高中生好奇心强,乐于合作、探究,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D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 (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与思考,合作构建DNA分子模型 (2)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DNA的结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 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1)采用科学史策略进行教学。 (2)用多媒体课件显示DNA分子结构组成的动态过程。 (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DNA分子模型,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模型。 学法分析 以“问题导向”和“学生活动”为支点,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经过合作探究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1、创设情境导入:前些日子,老师看到了一则新闻:说一个黑人男子因为长的像嫌犯,居然被误判坐了17年牢。他们到底长的多像呢?大家请看图片。确实凭我们的肉眼很难区分,可是这同学们,如果你是警察,要避免这种悲剧再次发生,你认为在破案时要加入什么样的生物技术呢? 为什么通过鉴定DNA分子就能区分了呢?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DNA是我们主要的遗传物质,每个人的遗传信息都不同。可是DNA为什么能成为我们的遗传物质呢?它是如何储存遗传信息的呢? 我们生物学有一句话叫做:结构决定功能,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得明确DNA分子的结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DNA分子的结构。 用生活经验回答:DNA分子鉴定技术。 根据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能回答每个人的DNA分子不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悬念,让学生对DNA结构有大体的认识。 二、DNA结构模型的构建 要探索和欣赏DNA的结构离不开科学家的研究,现在让我们回到20世纪初,跟着科学家的脚步一起去揭开DNA的神秘面纱。 一、DNA的基本单位:首先看到资料一: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集体回答),它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集体)。 2、其中碱基一共有(四种),分别用字母表示是:(AGTC)所以就有这几种脱氧核苷酸?(4种)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3、活动一:引导学生回忆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并动手构建脱氧核糖核酸的模型:要探索DNA的结构,科学家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构建模型。下面我们我们也来学习科学家们根据线索来构建模型。在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