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主题情境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9题;共26分) 阅读《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lòu ① 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 ② ,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 A (感慨万端 / 百感交集)。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 B (游刃有余 / 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 1.(4分)给选文中①处根据拼音填汉字,给②处加点字注音。 ①雕lòu ②慷慨 。 2.(2分)解释文中成语“油然而生”的意思: 。 3.(2分)选文“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句中“培养”属于 词性。 4.(4分)给选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 A. B. 。 5.(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①在我读完《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后,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②我看不到海伦丝háo( )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爱。③我不禁( )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到满世界càn làn( )的阳光。 (1)(2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丝háo( ) ②càn làn( ) ③不禁( ) (2)(4分)第 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 按要求填空 (一) (二) (三) 峨眉山月半轮秋,⑴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点评: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粼粼①____江中,诗人在行船中借月抒发对故国故人的恋恋不舍。 ⑵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点评:萧sè ②____的景物折射出暮秋傍晚时分的枯索,诗人在羁旅中生发了离乡背井的凄凉心境。 ⑶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点评: A.____ (四) (五) (六) ⑷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点评:登城远望,边城夜色凄神寒骨,诗人沉浸其中,感kǎi ③____ 无限。 日月之行,⑸____;⑹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点评:B.____ ⑺____,⑻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点评:初阳生于夜色,新春生于寒冬,在能量贮④____蓄中,诗人领悟到光辉终将抹去黑暗,温暖足以消弭严寒的积极心态。 6.(2分)请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7.(2分)请在相应的横线上补全诗句。 8.(2分)请在AB中任选一处,写出“点评”。 9.(2分)请从《<论语>十二章》中写出一个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并结合“诗画小悟”中某一首诗的学习谈谈你是如何运用这个方法的。 二、综合性学习(共4题;共16分) 10.(8分)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2分)【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 (2)(4分)【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作品推荐:《 》 推荐词: 。 (3)(2分)【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上初中后,我们的课堂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