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81860

九上14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5933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上,课件,视频,内嵌,ppt,26张
  • cover
(课件网) 解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谢 白居易 初次相逢 赠我 宴席 见笑 见教 见谅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彭城刘梦得,诗豪也。 ———白居易 学习目标 壹 识记作者等文学常识; 贰 根据体裁把握节奏和韵律,熟读成诵,把握诗的内容; 叁 结合背景,学习用典、比喻等诗歌鉴赏方法; 肆 体会诗人人生观,学习其旷达的生活态度 读诗 品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首联从时空的角度交代了哪些内容?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3、 请任选角度赏析颈联。 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 诗人贬谪之地的偏远荒凉 空间 时间 诗人贬谪时间之长。 1、首联从时空的角度交代了哪些内容?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表达诗人内心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①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嵇[jī]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了《思旧赋》。 用典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故友的怀念 ②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南朝梁任昉(fǎnɡ)《述异记》载,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斧子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オ发现已经过了上百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去世了。 对岁月的流逝、物事全非的感叹。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徒劳的。隐含诗人内心的无限悲痛怅惘以及知交零落的孤独感。 翻:却,反而。诗人暮年返乡,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向秀作赋 表达了对革新失败后受迫害的故友的怀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王质烂柯 抒发对岁月的流逝、世事变迁之大、物事全非的感叹之情。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用典 知识链接: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比喻诗人自己 比喻后继者 仕宦升沉,依旧坚定乐观;世事变迁,仍然豁达坦然。 哲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低沉 昂扬刚健 3、 请任选角度赏析颈联。 3、 请任选角度赏析颈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角度一:修辞 比喻 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沉浮表现出旷达胸襟和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角度二:蕴含的哲理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 角度三:描述画面 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杨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朽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增长,振作 照应诗题,表明酬赠的意图为“长精神”,以此答谢友人的关怀并与之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他身经磨难,并不消极气馁,反而抖擞振奋; 他愤激感慨,却不颓废低沉,反而愈挫愈勇! 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 直抒胸臆 主题: 本诗抒发了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心情,流露出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怀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课堂活动 永贞革新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后,唐顺宗即位。 即位后的唐顺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