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88318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98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 cover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主 要史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第2课。本课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主题展开,涉及三个子目的学 习内容,分别是“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以及”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三个子目的内容联系紧密,呈现层层递进 的逻辑关系。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等虽然打开中国国门,通过开辟通商口岸来 打开中国市场,但是,实际情况是在中英正当贸易过程中,英国仍没有完全改变 贸易逆差的局面。于是,为进一步打开中国,扩大侵略权益,借亚罗号事件(英) 和马神甫事件(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期间,英法不仅逼迫清政府签订 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权益,而且,攻陷清政府的政治心脏———北京,在中国的 首都犯下火烧圆明园的侵略暴行。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 束。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俄国和美国趁火打劫,获取侵略权益。尤其是俄国(沙 俄)采取诸多手段,从清政府手中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共割占150多万平方 公里的领土,成为获取赃物最多的一个强盗。 三、学情分析 从知识储备来看,通过第1课《鸦片战争》的学习,学生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有 了基本的认知。此外,同学们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因此,易于接受 本课内容。 从学习基础来看,学生对本课作了预先的预习,有助于知识的学习于掌握。 再从学习兴趣来看,同学们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较大,相当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 群体会有很大的兴趣去主动的了解和学习。 四、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认识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侵略战争)之分,客观辩证的 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深刻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本质是 中国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此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 【时空观念】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分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迫使中国开通的通商口岸呈现的新特点;展示《俄 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令学生直观感知俄国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 领土的史实。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文字史料和图像史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 因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侵略势力在中国的扩展。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图文材料和视频资料,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 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联系与区 别,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非 正义侵略战争,以此认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深刻 感知英法联军、沙俄等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和伤痛,激发学生的爱国 情怀。尤其是通过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树立同学们的国家安全意 识和领土主权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根本)、起止时间、侵略暴行、历 史影响为重点;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后中国通商口岸呈现出的新特点以 及两次鸦片战争对比是难点。 【易错易混点】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分别割占香港的香港岛和 九龙司地方一区容易混淆。 六、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并填写导学案。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 计问题,并制作课件,撰写讲稿。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采用互动问答式的复习导入新课,首先,教师与学生共同 复习回顾第1课的核心内容,然后引出一个问题,即鸦片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 已经获得相应的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