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形象。 2.加深理解理解掌握比兴、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比较阅读,思辨分析,深入理解主题和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1、学会通过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加深理解理解掌握比兴、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这样凄美动情的爱情悲剧很多,如“白蛇传”、“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田螺姑娘”等。悲剧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既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是悲剧中的崇高感”,这就是悲剧美的感染力。正如黑格尔所说“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标题下面写下两行字: 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 二、释题: 1.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 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诗坛。 3.诗歌发展脉络。 《诗经》→楚辞→乐府民歌 三、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模拟文中某个人物的视角顺序,用现代汉语讲述故事。 提示:可以从刘兰芝、焦仲卿、焦母等角度讲述故事。 (2)利用小序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结局、作诗缘由。 2.概述内容。 给课文每一部分拟出一个标题。(每部分字数相当) 示例:(1)兰芝忿诉自遣归-夫妻话别难分舍-刘兄相逼再婚配-相约黄泉同殉情-鸳鸯和鸣诫后人 示例(2):兰芝遣归-夫妻誓别-兰芝抗婚-双双殉情-鸳鸯和鸣 示例(3):自遣-誓别-抗婚-殉情-化鸟 四、新授: 任务1:鉴赏人物形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活动引领:读完全诗后,女主人公刘兰芝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还有哪些人让你印象深刻?你认为刘兰芝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活动1:如果“孔雀东南飞”旅游景区打算建一座刘兰芝雕像,现面向社会征集设计方案,你有什么样的构思和建议?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结合诗歌内容谈设计。设计方案应符合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谈雕像的容貌、服饰、姿态、神情等,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分析刘兰芝等人物形象。) 例(1)从诗歌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可以看出刘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2)兰芝离开焦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的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精妙世无双”体现了兰芝之美。 (3)兰芝离开焦家时与小姑、婆婆告别时的话体现了她的善良和知书达理。 (4)刘兰芝虽然对焦仲卿感情很深,却因婆婆的态度选择离开刘家,并敢于违背兄长的建议,可以看出她的反抗精神。 (5)兰芝再嫁时的场景:“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