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 课型:聆听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 ·能按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 ·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与内容。 ·在聆听音乐时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干扰他人。 学习任务3:情景表演 ·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即兴表演,与同伴一起体验表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教材分析 《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开头由器乐引子描绘天慢慢亮了起来,引出孩子们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歌声。歌曲前8小节为两个乐句的乐段,是全曲的主题。后面各个段落是主题的变化重复,一共变化重复了三遍,构成了在民歌和民间儿歌中常见的“分节变化重复曲式” 3.学情分析 听,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极难的教学活动,学生怎么听,听完了又该怎么说,怎么表现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模仿与表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情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通过以趣引人,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 二、学习目标 1.欣赏动画视频并跟唱《劳动最光荣》。感受作品欢快的音乐情绪,在音乐实践中知道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能够结合歌词内容,编创简单的舞蹈动作,随歌曲进行表现。 3.认识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的喜悦与快乐。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聆听表演《劳动最光荣》 学习难点:2.能够结合歌词内容,编创简单的舞蹈动作,随歌曲进行表现。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用生活导入,增强亲切感 导入部分 1.扫地、擦桌子、洗袜子…… 2.学生有节奏地做动作) 1.师:同学们,你们都在家里做过哪些家务劳动呢? (你可真勤劳、你真是爸爸妈妈好帮手、你的自理能力可真棒) 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同学们做家务的照片(出示图片) 2.模仿做劳动的动作 师:那你能表演一下做家务的动作吗? 积极回答问题,劳动动作有节奏感。 1.欣赏动画视频并跟唱《劳动最光荣》。感受作品欢快的音乐情绪,在音乐实践中知道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3.认识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的喜悦与快乐。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1.随音乐有节奏的律动。 2.愉快,高兴。 活动二:进一步熟悉歌曲 1.认真观看视频 2.太阳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 3.有节奏地跟读和做动作 4.再次聆听,发现是小蝴蝶 5.喜鹊和蜜蜂 活动三:跟唱歌曲 1.跟着音乐小声哼唱 2.边做动作,边和老师交替唱。 3.要靠劳动来创造 活动四:歌曲背景介绍 观看故事,回答问题。 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活动一: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1.在动作中感受背景音乐的情绪。师:现在我们和着音乐有节 2.师:做完后你的心情怎样呢? 活动二:进一步熟悉歌曲 1.从歌曲动画中直观感受歌曲内容师:快乐的一天开始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欢快的歌曲中出现了谁?它们又在做什么呢? 2.填词语 师:是谁在金亮亮?…… (同学们聆听得很认真) 3.读部分歌词 师:我们一起把大家做的事情来读一读,演一演吧。 4.进一步理解歌词 师:小动物们都早早地起床了,在为一天的劳动做准备,可是在歌曲中还有一个小动物,他特别贪玩,不爱劳动也不爱学习,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去歌曲中抓住它! 5师:原来是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那我们可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