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提高赏读诗歌的能力,培养热爱中华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著有《李太白全集》。 作者简介 李白在长安为官时,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就是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这个人性格大大咧咧,说话做事不拘小节,一不小心得罪了朝廷权贵,被贬谪到龙标县了。李白那时在扬州,古代交通、通讯工具不发达,当他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写作背景 绝句,四句一首,短小精悍,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句。 文学常识———绝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齐读全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再读古诗,读通诗意 1.利用工具书,积累文学常识和词语,疏通文意。 温馨提示: (1)勾画不懂的地方。 (2)同桌互助。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文题解读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柳絮 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 龙标:指王昌龄 译文:在柳絮落尽、子规啼叫的季节,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路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与:给予 夜郎:地名,怀化境内 译文: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夜郎的西边。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意象? 诗词赏析 杨花 子规鸟 杨花落尽子规啼 2、 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诗词赏析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闻道龙标过五溪 3、此句是写景还是叙事? 诗词赏析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同情。“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4.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诗词赏析 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③情景交融(或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