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06441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600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4-2025,学年
  • cover
镇平县2024年秋期七年级阶段性训练 语文试卷 2024.10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班级开展“品读经典,共话语文”主题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1.下面是小组同学为本次活动拟写的一段开场白,请按要求完成任务。(共5分) 书中自有四季。朱自清说———春天到了,鸟儿唱着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春雨过后,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刘湛秋说———冬天来临,雨会化妆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临人间,虽然有时吝啬,但仍不失温情。老舍说———济南的冬天水上不仅不结冰,。反倒还冒着热气,就连水藻也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了自然……品读经典,品味四季,品味多样的人生。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hé yùn lìn B.hè yūn lì C.hé yūn lìn D.hè yùn lìn (2)根据语境,写出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lì_____临 zhù_____蓄 2.汉语之美,美在遣词造句,需要我们用心品读。以下有一项品读不太恰当,请你找出来。【 】(3分) A.朗读时要关注“重音”和“停连”。在朗读《春》中的“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这句话时,“牛毛”“花针”“细丝”“斜织”都应该重读;“看”后应停顿,“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要一口气连贯读下去。 B.“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老舍《济南的冬天》)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给人以雪后小山美的视觉享受,流露着作者的喜爱。 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话……’”。(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此句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其中“扑”“抓”两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我”经受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的急切心理。 D.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成语“花枝招展”在这里使用恰当,形象生动。 3.阅读经典,需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请你为下列语段选出正确排序【 】(3分) ①朗读时,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和提示,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文章的感彩。 ②《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 ③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彩和声音语调。 ④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 ⑤有人把文章的感彩分为挚爱和憎恨、悲哀和喜悦、惊惧和欲求、急切和冷漠、愤怒和疑惑等不同种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4.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定阅读策略,请你据此完成名句摘抄本。(8分) 策略 名句 收获 看标题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抓意象 (2)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古人常借助意象“雁”来表达_____之情。 (4)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借助意象“月”来表达思念和关切。 勤背诵 (5)“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_____,_____。 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结:依据阅读策略,重新思考并整理名句,让我有了新的收获。 5.小文所在班级拟开展“品味经典·读书分享会”活动。小文绘制了一幅活动结构策划图,请你代表小文向同学们介绍设计思路。(4分) _____ 6.每一篇经典都值得你仔细品读。请仿照示例格式,从以下作品中任选一个,表达你对经典作品的看法。(4分) 示例:《秋天的怀念》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从平淡甚至是痛苦的生活中提炼出高度浓缩的情感来打动人,它让你知道,纵使你被全世界抛弃,只要有一份爱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