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上)阅读专项训练习题 50 道 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 来…… (1)“糊里糊涂”的近义词是( )。 A.清清楚楚 B.一知半解 (2)联系加点词语我们可以知道,孙中山是一个_____的人。 (3)学问往往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下列没有说明这一观点的选项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B.读书子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郑燮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D.问号是开辟一切科学的钥匙。———巴尔扎克 2.重点段落品析。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 值得。” (1)在语段中找出一组近义词,用横线画出来。 (2)用“就是……也……”写一句话。 3.课内阅读。 第 1 页 共 43 页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 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 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选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其中阅读文段_____和_____要用悲伤 的语句,阅读文段_____和_____要用喜悦的语气。 (2)文中画线句子中“放假了”指的是_____。 (3)最后一段描写的是_____时的情景,其中“紫的、黄的、白的”体现了花 儿的_____。 (4)作者觉得这些花朵在哪里上学?你认为呢? 4.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 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 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 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摔跤 做游戏 招 引来许多小鸟 连松鼠 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选文主要写了民族小学的小学生们_____和_____的情景。 (3)写出描写窗外环境安静的句子,并仿照句子再写一写。 教室里特别安静,_____。 第 2 页 共 43 页 (4)选文中,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这几种小动物。 (5)想一想,作者写民族小学,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5.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 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 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国家)诗人_____。文 中多次提到的“他们”指的是_____。 (2)对花孩子们急急忙忙回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花孩子们希望早点关了门做功课,要不老师会罚他们站墙角的。 B.表达出花孩子们是多么希望能得到太阳般的温暖,多么希望回到母亲的怀抱。 C.表现了花孩子们没有纪律性的特点。 6.课内阅读。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 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 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 的国旗敬礼。 第 3 页 共 43 页 (1)写出反义词 朋友———_____ 鲜艳——— _____ 早晨———_____ (2)找出这段中的一个拟人句。 (3)找出这段中的一个排比句。 (4)来到学校上学的有_____个民族的学生,他们是:_____ 7.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