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2.3用沉的材料造船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课时 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沉的材料可以造船。2.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3.认识到船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4.了解其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 科学探究目标 1.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重量。2.经历“设计—制作—测试—分析—改进—再设计”的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3.通过操作、阅读资料等形式来改进船的稳定性。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到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2.从船的发展历程学习中,激发创造欲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感受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相同重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型后,它们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难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结构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教具学具 为学生准备:水槽、防水橡皮泥、铝箔、垫圈、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聚焦(2分钟)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可以用浮的材料造船,比如独木舟、木排、竹筏等,除了用浮的材料造船,还能用哪些材料来造船?预设:钢铁……师:一整块钢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预设:沉师:为什么沉的材料可以用来造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索《用沉的材料造船》引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聚焦船的材料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用沉的材料造船的兴趣。)二、探索(25分钟)(一)用橡皮泥、铝箔造船师: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泥,如果我将它轻轻放入水中,推测一下,它是沉还是浮?预设:沉师:我们可以怎样知道这个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预设:可以用排水法,水位升高了多少,就说明橡皮泥的体积是多少师:引入概念: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是指物体在水中的体积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出示铝箔纸)。铝箔纸和橡皮泥都是会下沉的材料,你有什么办法让它浮在水面上?预设:做成船型师:试试看,测出橡皮泥和铝箔纸做成船型前后排开的水量的变化,思考橡皮泥和铝箔纸的沉浮状态和它排开的水量有什么关系?Ppt出示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标出初始刻度2.将橡皮泥放入烧杯中,读出水位上升了几格3.取出橡皮泥,将水位恢复到初始刻度4.将橡皮泥做成船型,放入烧杯中,让它浮在水面上,读出水位上升了几格5.用铝箔纸代替橡皮泥,重复2-4步6.思考为什么做成船型之后,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橡皮泥铝箔纸下沉时排开的水量(格)漂浮时排开的水量(格)(船型)我的发现材料被做成船型后,体积 ,排开的水量会 。预设:学生完成实验,并得到实验结论:做成船型后,它们的体积增大,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更大,因而更容易浮起来。师:讲解:其实排开的水量的大小影响了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引入概念:浮力:漂浮在水面上或浸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水向上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排开的水量越大,浮力越大,所以物体更容易浮起来。(设计意图:探索实践之后,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归纳出让沉的材料浮起来的方法;通过量化的数据、可视的画面,明确材料做成船型后体积增大;这既是对实践过程的回顾,也是方法的提炼,更是对浮力认识的深化。)(二)测试师: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让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浮起来的方法和原理了,那我们做的船载重情况如何呢?可以怎样做?预设:用螺帽进行测试师:提出研究任务:反复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最多能装多少垫圈,并且试着在这个过程中改进、完善小船,让小船的载重量增加。预设:学生实验(5分钟)师:这个过程中,你们小组的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