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学之道 《礼记》 温故知新 四书 五经 六经 九经 十三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 《诗经》《尚书》《周易》 三礼《礼记》《周礼》《仪礼》春秋三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春秋公羊传》 九经,《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大学》本出《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礼记·大学》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小学”相对。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大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此篇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但是篇中却见不少《老子·道德经》德篇中的论述,因此,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南宋以前没有单独刊行过。 《大学》全文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传”十章,是对“经”的理解和阐述。 东南大学 香港大学 厦门大学 河南大学 许多高等学府的校训都出自《大学》,你能猜出下列校训是哪所学校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经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明:彰明。 明德:美好的德行。 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新”,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至善”。 定:志向坚定不移。 静:心不妄动。 安:性情安和。 虑:思虑精详。 得:处事合宜。 第一段阐述了儒学追求的“三纲”,三纲是什么? 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 1、《康诰》曰:“克明德。” 《尚书·康诰》篇说:“要能够发扬你自己所固有的光明的德性。” 2、《康诰》曰:“作新民。”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尚书·康诰》篇说:“做国君的就该引导人民振作起来,除恶从善,改过自新。” 所以说,作为统治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尽一切努力去追求引导人民自我更新,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3、有匪君子,终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