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4/10/f8/f8d5cf5008172c7382d1a909ce67bf40.png)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小练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一、单选题 地处赣江流域吉泰盆地的楼滩陂水利工程始筑于南唐,是江西省目前唯一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该水利工程是由楼滩陂主坝与副坝连接沙洲组成的拦水坝,位于牛吼江大角度拐弯处,主副坝的高度均略低于牛吼江岸。千余年来,楼滩陂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水利效益,通过改变流域水资源布局,极大地改善了流域人居环境,推动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下图示意楼滩陂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至明清时期,该地区村民用水争端时有发生。村民用水争端较多的时期最可能是每年的( ) A.1~2月 B.5~6月 C.7~8月 D.11~12月 2.主副坝选址于河流大拐弯处且顺河沿沙洲间隔布局的好处有( ) ①减轻水流冲击坝体 ②减少工程量 ③大量增加灌溉水源 ④便于泥沙沉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主副坝坝高略低于江岸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洪涝灾害 B.抵御旱灾影响 C.分流节约用水 D.节省建设成本 过江桥梁是打破自然阻隔、连通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随着近年长江过江桥梁数量不断增多,可达性提升,长江南北两岸地区(市)间过江最短路径由高度依赖某几座高中介中心性过江桥梁(中介中心性越高表示在区域交通网络中对该桥梁依赖度越强)发展为多座过江桥梁共同分担。目前,高中介中心性过江桥梁主要布局在长江下游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长江干线过江桥梁建设情况(截至2021年6月) 地区 过江桥梁数量(座) 过江桥梁密度 按岸线长度计算(座/100km) 按GDP计算(座/104亿元) 按常住人口计算(座/107人) 上游 70 1.35 16.53 11.16 中游 30 4.08 12.35 9.92 下游 28 2.98 2.14 3.03 4.长江上游过江桥梁总量占比高是因为上游( ) A.地形崎岖 B.江面狭窄 C.干流距离长 D.城市数量多 5.高中介中心性过江桥梁主要布局在长江下游地区,主要是因为下游( ) A.人口密集,过江需求大 B.水流平缓,轮渡替代强 C.经济发达,南北联系强 D.江面宽阔,建设成本高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科技水平的提高 ③汽车性能的改善 ④节省投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尽量“少走弯路”,主要是为了( ) ①缩短里程 ②少占土地 ③减少污染 ④节省投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一个区域最有特点的就是当地民居,下图是我国两处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造成两处民居房顶倾角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 C.光照 D.气温 9.两处民居四周都有围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 ) A.开放性 B.对称性 C.内敛性 D.古典性 山区聚落生态位是在一定时期内,人类聚落在山地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居民所能利用的资源空间。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理半径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岷江上游是四川省内藏族、羌族和回族聚落的集中分布区(下图),其中75%的聚落位于海拔2000-3200米之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岷江上游聚落生态位空间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 ) A.藏族人口数量增多 B.人口密度降低 C.聚落数量减少 D.环境承载力提高 11.岷江上游山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海拔2000-3200米处,最可能是该处( ) A.环境优美 B.坡度较小 C.气候适宜 D.土壤肥沃 关中平原自然条件优越,1995年以前区域内粮食以自给为主,农户耕作半径影响了土地开发强度,形成了以聚落为中心的环形土地利用带。下图示意1995年前关中平原乡村聚落分布及发展阶段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乡村聚落开发初期,高产土地与中低产土地的主要差异是( ) A.地形起伏 B.水源供给 C.生产成本 D.土层厚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