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35493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7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科,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 cover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地位 本单元在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承接了第一单元对科学观察的初步认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观察的方法与技能。观察与比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在一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助于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对观察对象进行比较,发现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教材内容结构 本单元包括多个活动和内容板块。例如有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等基本属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观察与比较的方法。教材还设置了一些观察细节差异的内容,如找出两幅相似图片中的不同之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观察力。同时,也涉及利用一些简单工具辅助观察与比较的初步内容,让学生了解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与前后单元的联系 前面的第一单元让学生对科学观察有了初步印象,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后续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运用在本单元学到的观察与比较技能,去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例如在研究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特征等方面,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将贯穿始终。 二、整体设计思路 (一)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观察与比较的方法。例如以常见的文具、玩具等作为观察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感官参与 鼓励学生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与比较。通过设置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感官获取信息的差异,培养综合观察能力。 (三)循序渐进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先从物体的明显特征比较开始,如大小、形状等,再逐渐过渡到较为抽象的属性比较,如声音的高低、物体的轻重等。 (四)融合生活与科学 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观察就在身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尝试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去解决。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观察与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知道物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大小、长短、颜色、形状、轻重、粗糙光滑等,可以通过观察与比较来发现这些特征。 (二)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学会比较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通过直接观察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等,通过简单实验比较物体的轻重等。 (三)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观察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如实记录的科学态度。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观察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体会科学观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一)掌握多种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眼、耳、手、鼻等感官进行观察,并且能够准确描述通过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 (二)学会比较物体特征 指导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等常见特征的方法,能够区分不同物体在这些方面的差异。 五、教学难点 (一)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一年级学生往往难以协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且准确表达出综合观察的结果。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引导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二)比较抽象属性 对于物体的轻重等相对抽象的属性,学生理解和比较起来有一定难度。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六、教学策略 (一)直观教学法 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例如展示大小不同的球、长短不一的铅笔等实物,让学生直接观察比较。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观察与比较活动,培养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