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47668

北京版(2024)数学七上册 1.8 有理数的除法 教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8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京,2024,数学,上册,有理数,除法
  • cover
北京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1.8 有理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8 有理数的除法》是北京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中的重要内容。 有理数的除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之后进行的。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为后续学习整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教材从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除法,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类比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和归纳能力。同时,安排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概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实用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理解,特别是除数为负数时的情况。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引入问题、法则推导过程、例题讲解等内容。 准备有理数除法的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准备教学用具,如小黑板、直尺等。 学生准备 预习有理数的除法内容,尝试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 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课堂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如:某商店一周内盈利 1400 元,平均每天盈利多少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400÷7,从而引出有理数的除法。 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 让学生回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然后通过类比,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例如,根据乘法与除法的逆运算关系,由 3×4 = 12,可以得到 12÷3 = 4,12÷4 = 3。同理,对于有理数也有类似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 (-6)×(-2)=12,则 12÷(-6)=-2,12÷(-2)=-6。 (-12)×2=-24,则 - 24÷(-12)=2,-24÷2=-12。 归纳出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 例题讲解 例 1:计算 (-36)÷9; (-12)÷(-4)。 分析:根据有理数除法法则,先确定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除法运算。 解: (1)(-36)÷9 = -4; (2)(-12)÷(-4)=3。 例 2:计算 (-18)÷6÷(-3); (-24)÷(-4)÷(-2)。 分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先确定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除法运算。 解:(1)(-18)÷6÷(-3)=-3÷(-3)=1; (2)(-24)÷(-4)÷(-2)=6÷(-2)=-3。 课堂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 (a) (-12) ÷ 4 (b) 15 ÷ (-3) (c) (-20) ÷ (-5) (d) 0 ÷ (-7) 解释为什么任何数除以1等于它本身。 如果一个数除以-1,结果会怎样?请给出例子。 用有理数的除法规则解释为什么 (-a) ÷ (-b) = a ÷ b。 解决下列应用题: (a) 小明有-30元,他决定将这些钱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多少钱? (b) 一个温度计显示-15°C,如果每小时升温2°C,那么经过多少小时温度计会显示0°C? 请找出下列除法运算中的错误,并说明原因: (a) (-8) ÷ 0 = (b) 0 ÷ (-2) = (c) (-18) ÷ (-6) = 用图形表示下列除法运算,并解释你的图形: (a) 12 ÷ (-3) (b) (-16) ÷ 4 证明:对于任意非零有理数a和b,有a ÷ b = a × (1/b)。 请解释为什么除以一个负数时,结果的符号会改变。 完成下列填空题: (a) 一个数除以它自己等于_____。 (b) 任何数除以_____都等于0。 (c) 两个符号相同的有理数相除,结果是_____。 (d) 两个符号不同的有理数相除,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