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66252

23 《孟子》三章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67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八年级,编版,语文部,学年,2024-2025
  • cover
第六单元 君子,立言立行 《孟子》三章 【随堂字词】 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 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佐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必先苦其心志 苦:动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 劳:动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 饿:动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 空乏:动词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 忍:动词使动用法,使……坚忍 行拂乱其所为 乱:动词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古今异义 城非不高也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池 亲戚畔之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古义:武器 今义:士兵 一词多义 利 之 而 戒 居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意为居住,第二个“居”意为居所,住宅) 得 道 【随堂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孟子》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记叙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篇目,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课文回顾】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兵革非不坚利也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句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句写地理条件虽优越却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 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结合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观点,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5.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6.首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写出他们的目的。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述了什么道理 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考预备】 口语交际之转述 转述就是把别人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首先是信息的转达,要准确地把别人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准确完整,不改变事实,把握重点,不遗漏要点。其次,根据转述的对象,改变人称、时间、空间等。转述的要领:听清楚,说明白。 【靶向练习】 某校开展以“走近‘诸子百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修改】下面是小敏同学在“走近文化名人———孟子”环节中的一段发言,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完善。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走近文化名人”活动,目的是增加我们对名人的了解,提升自身的文化低蕴。孟子“舍生取义”的 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处世哲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至高境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 B———…至今仍熠熠生辉,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 ①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