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68607

1.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

日期:2025-05-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660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生物学,课时,同步,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1.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液不会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B.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主要是血浆蛋白和无机盐 C.剧烈运动时,丙酮酸在组织液中转化成乳酸 D.剧烈运动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2.内环境稳态失调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或症状中,不是由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是( ) A.高原反应 B.中暑 C.感冒 D.白化病 3.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由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构成,毛细淋巴管盲端的内皮细胞像鱼鳞一样相互覆盖,形成只向管内开放的单向活动瓣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管壁通透性较大便于其回收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 B.淋巴管内的单向瓣膜保证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不再倒流 C.淋巴管壁细胞只能通过淋巴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淋巴细胞发生癌变后引起淋巴管堵塞可能引发组织水肿 4.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执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由血液、组织液、淋巴液三部分组成 B.氨基酸、核苷酸、糖原等物质均可出现在内环境中 C.血浆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主要与血浆中的蛋白质有关 D.长期处于缺水环境可致人死亡,说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 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长期保持恒定不变 B.内环境的物质成分有激素、抗体、血红蛋白、呼吸酶、氨基酸等 C.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D.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适应任何环境 6.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脑脊液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其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脑脊液与组织液一样都属于细胞外液 B.脑脊液需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 C.脑脊液能为脑细胞运输代谢产物 D.脑脊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 7.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换气过度和呼吸加快。由于患者呼出的CO2量增多,其体内的CO2浓度相应降低,从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呼出CO2的过程中存在体液调节 B.过度换气会增加体内酸性物质的排出 C.患者的血浆pH保持在7.35~7.45之间 D.可增加患者吸入气体中的CO2量予以缓解 8.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 B.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C.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晕、乏力、血压升高 D.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尿量减少 9.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环境中,航天器和航天服为航天员们提供了一个类似于地面的环境,以维持机体的稳态。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10.红细胞破裂常被称为溶血,会破坏血浆内环境稳态。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中的糖类进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B.人体对pH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 C.正常人体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会因年龄、性别等出现微小差异 D.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作为诊断急性溶血性疾病的指标之一 二、多选题 1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不包括( ) A.血浆pH的相对稳定 B.组织液中化学成分的恒定不变 C.体温的相对稳定 D.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12.下图表示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