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76274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509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教学设计,统编,语文,八年级
  • cover
《诗歌五首》 学习目标: 1.体会我国古代文人丰富的情感,热爱中华优秀诗词文化。(文化自信) 2.了解律诗的文体知识。积累优美的诗句。(语言运用) 3.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联想想 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思维能力) 4.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审美创造) 《使至塞上》 学习重点: 1.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能够准确、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全诗。 2.掌握“征蓬”“孤烟”“长河”“候骑”等词的意思,积累诗中名句。 学习难点: 3.品味本诗的雄浑遒劲的语言特色,学习融情于景、虚实结合的写法。 4.发挥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人表达的对个人荣辱沉浮的达观之情。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观看《经典咏流传》节目,听音乐世家唱出王维《使至塞上》,感受边塞的 二、教学过程 资料补充1.律诗 1.律诗的基本特征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 或“七律”。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基本特征如下: (1)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 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2)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 不押。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4)一般说来,律诗的第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1 2.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元代范德机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 一首律诗一般由四联构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 格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资料补充 解读文题 “使”即“出使”。“至”是“到”的意思。塞上,边境地区,也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由此可知这首诗写于去往边塞的途中,是一首记行诗,记录的是诗人的旅行以及所见到的 边塞风光。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的代表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又因“精禅理”,有“诗佛”之称。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山居秋瞑》《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背景链接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王维奉 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 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第 一 学程:放声吟诵,理解大意 主问题1.诵读诗歌内容。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读懂古诗大意。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 1.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可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读准字音。 2.划分节奏,读出重音。 2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第二步:展学 1.全班齐读诗歌,声音洪亮,表达清晰,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个体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层层推进,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律诗的 诗韵,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为后面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预设答案】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意:(我)乘一辆车要去慰问边关守军,途中经过居延。 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天。 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